《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三章對經營者的義務作了如下規定:
“第十六條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履行義務。
經營者和消費者有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履行義務,但雙方的約定不得違背法律、法規的規定。
第十七條經營者應當聽取消費者對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的意見,接受消費者的監督。
第十八條經營者應當保證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對可能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商品和服務,應當向消費者作出真實的說明和明確的警示,并說明和標明正確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發生的方法。
經營者發現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存在嚴重缺陷,即使正確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仍然可能對人身、財產安全造成危害的,應當立即向有關行政部門報告和告知消費者,并采取防止危害發生的措施。
第十九條經營者應當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品或者服務的真實信息,不得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
經營者對消費者就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和使用方法等問題提出的詢問,應當作出真實、明確的答復。
商店提供商品應當明碼標價。
第二十條經營者應當標明其真實名稱和標記。
租賃他人柜臺或者場地的經營者,應當標明其真實名稱和標記。
第二十一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或者商業慣例向消費者出具購貨憑證或者服務單據;消費者索要購貨憑證或者服務單據的,經營者必須出具。
第二十二條經營者應當保證在正常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情況下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應當具有的質量、性能、用途和有效期限;但消費者在購買該商品或者接受該服務前已經知道其存在假疵的除外。
經營者以廣告、產品說明、實物樣品或者其他方式表明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狀況的,應當保證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的實際質量與表明的質量狀況相符。
第二十三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按照國家規定或者與消費者的約定,承擔包修、包換、包退或者其他責任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或者約定履行,不得故意拖延或者無理拒絕。
第二十四條經營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或者減輕、免除其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
格式合同、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內容的,其內容無效。
第二十五條經營者不得對消費者進行侮辱、誹謗,不得搜查消費者的身體及其攜帶的物品,不得侵犯消費者的人身自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致殘疾,如何索賠殘疾賠償金
2021-02-01商號與商標的不同之處是什么
2020-12-17黑社會性質有組織犯罪的構成要件
2021-02-25離婚孩子探視權行使時間是多久
2020-12-18撫養費是否包括教育費
2020-11-24超市購物車需要1元才能用是否侵權
2021-02-09法律中規定的雇傭關系是怎樣的
2021-03-21交通事故出院發票歸誰
2021-03-03勞務合同書和入職協議有什么區別
2021-01-08確認勞動關系規定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01勞動糾紛可以凍結公司基本賬戶嗎
2021-02-18壽險中的事故是保險責任嗎,壽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0-11-10人身保險合同多久未支付保險費合同失效
2021-03-01保險主次責任理賠流程
2020-12-25旅行社責任保詳細條款
2021-03-23保險公司擬定健康保險的保險條款需要審批嗎
2020-11-24簽訂保險合同的過程是怎樣的
2020-11-18保險合同期限屆滿或履行完畢是指什么
2021-03-24保險合同終止的原因有哪些
2021-03-15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許可實施辦法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