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出入境管理規定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組織部,公安廳、局,人事廳(局),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委干部(人事)司(局),解放軍總政治部干部部,各中央企業人事(組織)部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公安局:
為適應改革開放和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形勢發展的需要,保障公民出國(境)權利,公安機關將進一步簡化公民因私事出國(境)申請手續,2005年以前在全國大、中城市實現公民按需申領護照。即除保留部分國家工作人員仍按照組織、人事管理權限和行政隸屬關系出具單位意見外,其他公民只要不具有法律、法規規定的不準出境的情形,憑本人居民身份證、戶口簿即可按需要向公安機關申領出入境證件。
為加強國家工作人員因私事出國(境)的管理,落實中央關于加強黨政領導干部出國(境)管理的規定,維護黨紀政紀,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我們制定了《關于加強國家工作人員因私事出國(境)管理的暫行規定》,請遵照執行。各組織、人事部門和公安機關要相互配合,切實加強對國家工作人員因私事出國(境)的管理工作。各事業單位和企業單位人事部門要參照本規定,加強對有關國家工作人員因私事出國(境)的管理工作。因工作相互推諉扯皮,管理不力,出現漏洞的,要視情節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二00三年一月十四日關于加強國家工作人員因私事出國(境)管理的暫行規定第一條為加強對國家工作人員因私事出國(境)管理,適應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的需要,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國家工作人員因私事出國(境),應按照組織、人事管理權限履行審批手續。
第三條本規定所稱國家工作人員,是指國家公務員以及參照、依照公務員管理的國家工作人員。
國有公司、企業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和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委派到非國有企業單位、社會團體從事公務的人員,以國家工作人員論。
第四條下列國家工作人員(以下稱“登記備案人員”)申請因私事出國(境),須向戶口所在地的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提交所在工作單位對申請人出國(境)的意見。
(一)各級黨政機關、人大、政協、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人民團體、事業單位在職的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離(退)休的廳(局)級以上干部;
(二)金融機構、國有企業的法人代表,縣級以上金融機構領導成員及其相應職級的領導干部,國有大中型企業中層以上管理人員,國有控股、參股企業中的國有股權代表;
(三)各部門、行業中涉及國家安全及國有資產安全、行業機密的人員。
第五條登記備案人員的基本情況由其所在工作單位負責向公安機關登記備案。登記備案的內容包括:姓名、性別、出生日期、身份證號碼、戶口所在地、工作單位、現任職務、主管部門等。登記備案人員工作單位、現任職務、主管部門等發生變化的,有關單位應當及時變更相應登記備案的內容。
第六條公安機關負責本地區國家工作人員登記備案工作的業務指導和數據管理。
第七條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受理公民因私事出國(境)申請時,應當核實有關單位登記備案的情況,確定是否頒發出入境證件。已登記備案的國家工作人員,如未提交所在工作單位對申請人因私事出國(境)的意見,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不予受理或辦理。
第八條各級組織、人事部門和公安機關在因私事出國(境)管理工作中,應建立有效的聯系機制,制定責任制度和保密制度,指定專人負責。
第九條各級組織、人事部門應對本單位已申領出入境證件的國家工作人員嚴格執行有關管理規定,實行因私事出國(境)報告登記制度,要求出國(境)人員在境外遵守外事紀律,未經批準不得逾期滯留。登記備案人員已申領的出入境證件,由所在單位組織、人事部門集中保管。
第十條各級組織、人事部門因未按規定辦理審批手續或登記備案手續的,公安機關違反規定辦理出入境證件造成國家利益損失的,應視情節追究直接責任人和主管領導的責任,按照有關規定給予行政處分或者依法予以處罰。
第十一條各地區、各部門可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具體實施辦法,按照隸屬關系,分別報送中央組織部、中央金融工委、中央企業工委、公安部、人事部備案。
第十二條本規定由中央組織部、中央金融工委、中央企業工委、公安部、人事部負責解釋。
第十三條本規定自印發之日起執行。
只要不是正處級以上干部都沒問題。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識,請上律霸網進行專業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職工病退要求是什么
2020-12-30商標侵權訴訟的證據收集方法
2020-11-30交通違章一般多久之內處理
2021-02-08合同法關于合同變更的解析
2021-02-11債權擔保的方式
2021-02-20委托代理合同是否要計征印花稅
2020-11-08學校為什么不能建集資房
2020-12-27強拆住宅是非法侵入罪嗎
2021-02-12合同期滿后公司終止合同應該怎樣補償
2021-03-24承攬關系與雇傭關系如何區分
2021-02-19輕資產公司倒閉員工怎么賠償
2020-12-23意外事故保險公司是否可以不負責賠償
2020-11-10人身保險合同的糾紛處理注意事項
2021-03-14關于投保新型人身保險產品風險提示的公告
2020-12-18工傷后可以向公司要一次性傷殘就業保證金嗎
2021-02-09保險公估人業務有哪些
2020-12-18保險代理人在其業務中欺騙被保險人應當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0-11-21保險“霸王條款”輸官司
2021-01-04我國法律有規定土地承包合同的除斥期間嗎
2021-01-05土地承包經營權采取什么方式流轉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