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動產適用善意取得制度嗎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對不動產的處理是適用善意取得制度的,受讓人通過善意方式取得不動產的,擁有不動產的所有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第一百零六條?無處分權人將不動產或者動產轉讓給受讓人的,所有權人有權追回;除法律另有規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讓人取得該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所有權:
(一)受讓人受讓該不動產或者動產時是善意的;
(二)以合理的價格轉讓;
(三)轉讓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登記的已經登記,不需要登記的已經交付給受讓人。
受讓人依照前款規定取得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所有權的,原所有權人有權向無處分權人請求賠償損失。
當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權的,參照前兩款規定。
第一百二十九條?土地承包經營權人將土地承包經營權互換、轉讓,當事人要求登記的,應當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申請土地承包經營權變更登記;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二、善意取得的適用條件
(一)出讓人無權處分;
(二)受讓人受讓該不動產或者動產時是善意的;第三人必須是善意的,指不知存在足以影響法律效力的事實的主觀狀態。我們這里所說的善意是指第三人不知道占有人系非法轉讓。
善意取得,是第三人不知并不應知轉讓人是非法轉讓,一般是誤信其為所有人或其他有處分權的人。例如,錯誤地認為動產的承租人、借用人、受寄人、運送人是所有人或其他有處分權的人,并且依轉讓物當時的環境,他也不應知道占有人系非法轉讓,如果是對讓與人的行為能力、代理權的范圍、意思表示的瑕疵發生誤解,不受善意取得的保護。
第三人受讓該不動產或者動產時是善意的。這里的善意,是指取得標的物的第三人不知道或者不應當知道占有人為非法轉讓。這里不僅不要求第三人有出讓人有權處分的確信,而且是推定任何參加交易的第三人都具有這種善意。物權法對這種善意的保護,是公信原則的體現。與之相對應的就是惡意第三人。惡意就是第三人依當時的情況知道或應當知道轉讓人無讓與的權利。即根據當時的環境,依交易的一般情況,可以得出讓與人無權讓與的結論,則第三人應視為惡意。例如第三人以不正常的低價購買物品,如無相反的證據,應認為是惡意。
(三)以合理的價格轉讓;
(四)轉讓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登記的已經登記,不需要登記的已經交付給受讓人。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對不動產的處理是適用善意取得制度的,受讓人通過善意方式取得不動產的,擁有不動產的所有權。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轉讓時公司名下房產可否處理
2021-03-01醉酒駕車怎么判斷
2020-12-10出賣人將房屋贈與女兒怎么辦
2021-02-26調解撤訴的案子是一審終審嗎
2021-01-27占有改定的物權效力范圍
2021-01-18人身損害中的醫療費該如何認定
2020-11-12申請設立商業銀行需要的材料是什么
2021-02-26一位老人去世后留下的房產如何繼承
2021-03-23房地產轉讓要按照什么程序辦理
2020-12-24什么是非法解除勞務合同
2021-02-18勞務承包合同適用什么法
2020-12-05勞動爭議是否可以工資結算了再申請
2021-02-24壽險中的事故是保險責任嗎,壽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0-11-10遲交保險費會有哪些后果
2021-01-05國內貨物運輸保險條款
2021-03-20被搶新車變舊車 保險公司到底該不該賠
2021-01-23司機肇事逃逸保險賠償嗎
2021-01-31單位沒按勞動法買保險如何維權
2020-11-08事故中被保車無責任,保險公司是否需要理賠
2020-12-28保險法對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