罰金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根據《刑法》第五十二條判處罰金,應當根據犯罪情節決定罰金數額。
第五十三條罰金在判決指定的期限內一次或者分期繳納。期滿不繳納的,強制繳納。對于不能全部繳納罰金的,人民法院在任何時候發現被執行人有可以執行的財產,應當隨時追繳。如果由于遭遇不能抗拒的災禍繳納確實有困難的,可以酌情減少或者免除。
相關法律知識:
審判機關在判處罰金刑時如果完全不考慮罪犯財產狀況,可能帶來兩種不利后果:一是罰金數額相對于罪犯經濟承受能力過多,罪犯無能力交納而使罰金刑不能執行;二是罰金數額相對于罪犯經濟承受能力過少,罪犯得不到經濟懲罰的痛苦難以起到判處罰金的作用。由于罰金刑數額的不平等和罰金刑執行的不規范,有些罪犯甚至有繳納能力而故意想方設法逃避,在目前尚無制度約束的情況下,導致罰金刑執行的隨意性,許多判決成為一紙空文,根本沒有進入執行程序而不了了之,使應交納國庫的罰金成為法律上的“白條子”,大大影響了罰金刑的刑罰作用。
罰金刑執行部門不明確,造成執行形同虛設
我國刑訴法規定,人民法院已生效的含有財產執行內容的刑事法律文書,當事人拒絕履行的,審判人員應當移送執行。但是法律沒有明確規定罰金刑執行部門,尤其是對隨時追繳、異地執行的罰金由誰負責執行、執行經費如何解決、移交執行機構執行的有關程序等均無明文規定,司法實踐中這項工作主要由刑事審判庭負責代為完成,而刑事審判人員主要任務是履行審判職能,沒有足夠的時間和能力,也沒有相應的執行措施去保證罰金刑的執行,致使罰金刑執行工作形同虛設。
未規范罰金刑執行不能的救濟措施
我國刑法和刑訴法對罰金執行雖作了一些規定,但失之籠統,而且未規范罰金刑執行不能的救濟措施,往往導致司法工作人員對執行不了的罰金案件束手無策?甚至不了了之,這就使犯罪分子有機可乘,給他們留下了逃避制裁的機會。即使他們明明有支付能力,但是因為罰金繳或不繳在判決結果上都沒有什么實質性的區別,他們也就不愿再在經濟上受損失,使得罰金刑執行工作更是難上加難。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火機掉入火鍋爆炸,員工受傷怎么索賠
2021-03-24后續治療費訴訟時效怎么算起
2020-12-11公司章程能否對股東會的表決方式進行規定
2020-12-21駕駛員對交通事故現場怎么處理
2021-01-23行政處罰房屋貼封條一般是多長時間
2021-01-17親生子女撫養權怎么爭取
2021-02-10離婚后辦理房屋轉移登記要什么材料
2021-03-10開車全責自己受傷怎么賠償
2020-12-21登記房屋產權手續是怎樣的
2020-12-20停工留薪滿后可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2意外傷害保險及其類別
2020-12-08校方責任險賠付比例
2021-03-01貨物運輸保險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是什么
2021-02-07保險人哪些情況可以解除保險合同
2020-12-25意外傷害保險多少錢,有什么特點
2021-02-19被保險人在索賠中的權利和義務
2020-11-12土地承包權與土地承包經營權有何聯系
2021-02-17房產土地轉讓協議怎么寫
2021-03-22違建房屋,拆遷時怎么做,才盡可能的有補償
2020-12-22在房屋拆遷補償中貨幣補償怎么計算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