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所協勤擅改網逃人員姓名,行為人構成何罪
構成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
《刑法》第310條的規定,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做假證明幫助其逃避法律制裁的行為。所謂包庇,指為犯罪人做假證明,以使其逃避法律制裁的行為,通常表現為偽造、變造、隱藏和毀滅證據,隱瞞犯罪人的身份,偽造犯罪現場,謊報犯罪人的逃跑路線或方向,等等。
《刑法》第417條的規定,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是指有查禁犯罪活動職責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向犯罪分子通風報信、提供便利,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的行為。所謂提供便利條件,是指向犯罪分子提供住處等隱藏處所;提供錢、物、交通工具、證件資助其逃跑;或者指點迷津,協助其串供、隱匿、毀滅、偽造、篡改證據,等等。無論其提供便利的方式如何,其目的則只有一個,即幫助犯罪分子逃避制裁,即免受刑事追究或者其他處罰如行政處罰。
包庇罪和幫助逃避處罰罪主觀方面都是出于故意,行為人都有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的目的;其犯罪行為的實施,都對司法機關的正常活動構成了侵犯。但二罪之間有所區別:
1、犯罪主體不同:包庇罪是一般主體,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則是特殊主體,即只能是負有查禁犯罪活動職責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
2、客觀方面的表現形式不同:包庇罪是以向司法機關做假證明等妨害證據的方式實施的,但根據《刑法》第362條規定,旅館業、飲食服務業、文化娛樂業、出租汽車業等單位的人員,在公安機關查處賣淫、嫖娼活動時,為違法犯罪分子“通風報信”?,情節嚴重的,也應當以包庇罪處罰。;而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則表現為向犯罪分子通風報信、提供便利,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
3、犯罪客體不同:包庇罪所侵害的客體是司法機關正常的刑事訴訟活動;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所侵害的客體是國家機關的威信和正常活動,是一種瀆職行為。
4、犯罪對象不同:包庇罪的犯罪對象是犯罪后的潛逃者、已被采取強制措施而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從服刑的關押場所脫逃的罪犯以及被判處管制、附加刑正在執行刑罰的罪犯;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的犯罪對象必須是犯罪分子,其中包括犯罪之后,潛逃在外,尚未抓獲的犯罪分子,也包括尚未被司法機關發覺的犯罪分子。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派出所協勤擅改網逃人員姓名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構成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如果你對這方面還有更多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互聯網侵權勝訴如何獲得賠償
2021-02-04試用期辭退員工什么情況下是違法的
2020-12-15國有獨資公司是否要設立三會才可以
2021-01-22企業、公司股權如何分割?
2021-01-26取保候審和監視居住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11婚姻法解釋一
2020-11-24毆打他人怎么處罰
2021-02-25如何判定以危險方式危害公共安全罪和交通肇事罪的界限
2021-02-03婚前協議在哪里公證
2021-02-02什么是家庭暴力如何嚴厲打擊對婦女實施的家庭暴力行為
2020-12-24可以注銷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的情形
2021-02-24商業銀行可以不經營辦理國內外結算業務嗎
2021-03-16小孩子在商場受傷賠償辦法是什么
2020-12-11哪些霸王條款購房時應該注意
2021-01-24非法盜用他人信息怎么處理
2021-02-18什么叫勞動合同變更
2021-03-14勞動合同變更書需要兩份嗎
2021-01-21勞動合同的解除要求需要哪些
2021-01-19勞動合同的試用期只能約定幾次
2021-02-22國家對標準工作時間是怎樣規定的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