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明標準一般是指對被告人定罪時要求控方運用證據對案件事實進行證明所應達到的程度。
二、辦理死刑案件定罪的證明標準為:對被告人犯罪事實的認定,必須達到“證據確實、充分”。
1.定罪量刑的事實都有證據證明;
2.每一個定案的證據均已經法定程序查證屬實;
3.證據與證據之間、證據與案件事實之間不存在矛盾或者矛盾得以合理排除;
4.共同犯罪案件中,被告人的地位、作用均已查清;
5.根據證據認定案件事實的過程符合邏輯和經驗規則,由證據得出的結論為唯一結論。
三、辦理死刑案件證明必須達到證據確實、充分的事實(證明對象)范圍:
1.被指控的犯罪事實的發生;
2.被告人實施了犯罪行為與被告人實施犯罪行為的時間、地點、手段、后果以及其他情節;
3.影響被告人定罪的身份情況;
4.被告人有刑事責任能力;
5.被告人的罪過;
6.是否共同犯罪及被告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
7.對被告人從重處罰的事實。
四、如何理解死刑案件的證明標準?
答:我國《刑事訴訟法》第162條規定,對被告人作出有罪判決,必須做到“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但是,由于規定過于原則,對什么是“證據確實、充分”,在實踐中很難把握。為此,《辦理死刑案件證據規定》第5條對“證據確實、充分”予以細化:一是定罪量刑的事實都有證據證明;二是每一個定案的證據均已經法定程序查證屬實;三是證據與證據之間、證據與案件事實之間不存在矛盾或者矛盾得以合理排除,強調必須排除其他可能性;四是共同犯罪案件中被告人的地位、作用均已查清;五是根據證據推斷案件事實的過程符合邏輯和經驗規則,由證據得出的結論唯一。
由于死刑刑罰的不可逆轉性,我們在起草《辦理死刑案件證據規定》時,明確規定了死刑案件的證明標準必須是最高、最嚴的,以確保判處死刑的案件萬無一失。但是,并非死刑案件所有事實都要適用這樣的標準,對于不影響定罪量刑的事實,或者對被告人從輕處罰的事實不需達到這樣的證明標準即可予以采信。因此《辦理死刑案件證據規定》第5條第3款規定了“指控的犯罪事實”,包括認定被告人有罪的事實和對被告人從重處罰的事實必須達到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的程度,并對指控的犯罪事實的具體內容進行了列舉。這樣規定,既可以避免司法實踐中因一些細枝末節問題使案件久拖不決,還突出了對指控的犯罪事實的證明必須達到“確實、充分”的證明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挪用公款罪的犯罪客體是什么
2020-11-20一時疏忽將人撞死的,會被判死刑嗎
2021-02-25個人獨資企業能否提供抵押擔保
2021-01-20什么叫做離婚自由
2021-01-15移送管轄查封是否繼續有效
2021-03-10調解后財產還查封嗎
2021-01-01信用卡違約金上征信嗎
2021-02-25商業銀行可以轉讓經營許可證嗎
2021-01-17超市顧客摔傷賠償責任誰來負
2021-01-09成立業主委員會的條件與程序有哪些
2021-02-08關于承租權轉讓
2021-03-02國企簽勞動合同嗎
2021-01-22勞動合同終止是否包括勞動合同解除
2020-11-19恐嚇欺騙下簽訂勞務合同是否違法
2020-12-03投保車輛肇事逃逸保險公司要不要賠償
2021-02-18保險合同糾紛適用什么規定
2021-01-10買賣雙方保險利益轉移時間
2021-01-30保險合同終止多久可以復效
2020-12-26小學生被踢后身亡保險是否賠付
2020-11-13開車自殺死亡是否屬于保險賠償范圍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