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權法的規定
依據物權法法的規定,建筑區劃內除個人專有部分的建筑和綠地、以及城鎮公共道路和綠地之外,其他的公共場所、綠地等屬于業主共同所有。也就是說,在開發商將房屋出售給購房者后,該土地就屬于購房者共同所有。既然是業主共同所有,就意味著全體業主具有所有權,這種所有權是以一種排他性的權利,任何人沒有經過業主同意對現狀予以改變的,都屬于侵犯業主的所有權,業主可以要求排除妨害,予以拆除;也可以要求將相應的侵權建筑歸業主所有,如果歸業主所有,業主可能要進行部分的補償。
二、目前我們國家對公攤面積的具體比例有沒有限制性的規定?
從全國層面的法律法規來看,至少我們還沒有發現有這方面的強制性規定。對于公攤面積的比例由合同當事人來進行具體的約定。其實早在2002年石家莊市第一次舉行房展會的時候,我們就曾經向廣大消費者發出過消費警示,提示大家在合同中不要只約定總的建筑面,一定要對公攤面積的比例做出約定,以免損害自己的合法權益。但是需要提醒的是,沒有法律規定和合同約定,也并不意味著公攤面積就可以隨意的發生變化,因為民法還有一個誠實信用原則,開發商應當按照誠實信用原則履行合同,如果公攤面積過大有違誠實信用原則的話,開發商還是要承擔違約責任的。另外我個人認為,如果說在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時具體房屋戶型設計已經確定,那么開發商就應當按照當初的設計進行,不能再隨意變更。
三、廣大購房者都知道,國家法律有一個3%的約定,這個3%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這里這個3%主要是為了限制“期房”建筑面積的誤差。因為合同的面積是依據當初的建筑設計計算的,而建筑設計和具體的建筑施工總是有一定的誤差的,不可能完全一樣。對于合理的誤差,法律是允許的,判斷合理與不合理的標準就是這個3%。也就是說,如果合同約定的面積與實際建好后的房屋建筑面積的誤差不超過3%,那么就是合理的,如果超過了就是不合理的。
對于這個3%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購房合同可以對誤差的具體處理方法做出不同于法律的規定,也就是說,如果有特殊約定,這個3%可能就不再適用;
第二,這個3%,在法律上指的是計價面積,而這個計價面積到底是套內面積還是套內使用面積還是包含公攤面積,就需要當事人在合同中具體約定。有的時候總的面積沒有發生變化,但是公攤面積發生了變化,此時處理起來就比較麻煩。不僅如此,還有的情況下,套內總面積沒有變化,但是臥室可能變小了,而客廳變大了,這種情況也會影響居住。因此,合同對這3%做出更為細致的約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外國人出入境證件簽證收費項目標準是什么
2021-02-17治安處罰是否需要鑒定
2021-01-13律師如何協助追賬
2021-03-14網絡上“人肉”是否違法
2020-11-17什么樣的遺囑不能更改
2020-12-24工傷經復查鑒定傷殘等級提高的哪些待遇應作調整
2021-02-24政府可否要求撤銷行政協議
2021-03-01解除勞動合同后醫保多久失效
2021-01-05勞動者突然離職,工資還要結算嗎
2020-12-03公對私簽勞務分包合同是否合法
2021-02-11意外保險的保費如何計算
2020-11-17貨物運輸保險的特點
2021-03-01解除保險合同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0-11-18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1-02-12車禍受害人能告保險公司嗎
2021-01-27報案不及時擅離現場,查不清事故原因保險公司能否賠償
2021-03-05電子保單好不好呢
2021-02-08保險名詞解釋:什么是保全 如何申請?
2020-12-25不足額保險
2020-12-14土地承包合同的訂立程序主要內容是什么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