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錢江晚報
昨天寧波中院的庭審現場,進行了一場激烈辯論
公交車上,失主捅死小偷同伙
法院:防衛過當,一審判刑五年
在公交車上遇到扒手,失主發現后,扒手同伙跑來幫忙。就在雙方扭打中,失主將扒手同伙捅死,其行為是故意傷害還是正當防衛?
昨天,寧波市中級人民法院判決了這樣一起案件。在庭審現場,控辯雙方就這個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辯論。最終,法院認為失主馬某的行為已構成故意傷害罪,一審判處有期徒刑五年。
坐公交發現錢包被偷
扭打中失主捅死小偷同伙
去年12月22日中午,馬某在慈溪乘坐K201路公交車外出。
途中,他無意中把手放進上衣口袋,猛然發現里面放著的錢包不翼而飛,上衣口袋也被割破。很顯然,是碰上扒手了。
馬某立刻懷疑坐在身邊的唐某,“你是不是拿了我錢包?”唐某矢口否認,氣急的馬某掏出隨身攜帶的瑞士軍刀,逼迫唐某交出錢包。
無奈之下唐某只好交出馬某的錢包,但仍不承認是自己偷的,而一口咬定是馬某掉出來的。
人贓俱獲,唐某卻依然抵賴,這讓馬某更加生氣,就和唐某爭吵了起來。
眼看大事不妙,同在車上的唐某的同伙鐘某上前“解圍”,“有什么事情好好說,刀不要拿出來!”
馬某意識到鐘某與唐某是一伙的,又與鐘某發生了爭吵。最后,兩個小偷和馬某扭打在了一起。
爭斗中,眼看鐘某伸手過來,馬某下意識地用拿刀的右手抵擋,沒想到卻一刀刺中了鐘某的脖子左側,鐘某當場血流如注。
此時,唐某見打不過馬某,也掏出了作案用的折疊刀,卻被馬某還擊時一刀刺中左腋下,受了傷。隨后,傷勢嚴重的鐘某被唐某緊急送往醫院,最終因搶救無效死亡。
是正當防衛還是故意傷害
法庭上控辯雙方激烈辯論
經鑒定,死者鐘某系單刃銳器刺破右頸總動脈致大失血死亡,唐某也構成輕微傷。此后,檢察機關以馬某涉嫌故意傷害罪向寧波中院提起公訴。
馬某的行為到底是故意傷害還是正當防衛?開庭時,現場進行了激烈的辯論。
公訴機關認為,馬某的行為是故意傷害他人身體,并致人死亡,已經觸犯刑法,應以故意傷害罪追究刑事責任。同時,死者鐘某的家屬也提起了附帶民事訴訟,要求馬某賠償喪葬費、被扶養人生活費、死亡賠償金等68萬余元。
然而,被告人馬某的辯護人卻指出,馬某當時用刀反擊是有原因的。他意識到對方身上有刀或刀片之類的工具,所以在向唐某索要錢包未果時,又看見對方想從腰間掏兇器的情況下,才拿出小刀逼對方還錢。
“兩名小偷仗著人多,又有刀在手,態度囂張,抗拒抓捕,并率先動手,當場使用暴力攻擊馬某,馬某在其人身安全遭到嚴重威脅的情況下,為求自保,只能用刀反擊。”馬某的辯護人認為,馬某的行為屬于正當防衛,依法不應負刑事責任。
法院一審判決
防衛過當,判處有期徒刑五年
昨天下午,寧波中院對此案作出一審判決,馬某犯故意傷害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五年,并賠償鐘某家屬經濟損失10萬元。
為什么要這么判?法院審理后認為,馬某故意傷害他人身體,致一人死亡、一人輕微傷,其行為已構成故意傷害罪。
針對辯護人提出馬某系正當防衛的辯護意見,法院認為,當時雙方扭打在一起,說明唐某、鐘某的不法侵害一直持續并正在進行,馬某為使其自身權利免受不法侵害而實施持刀捅刺被害人的行為,確實是防衛行為。
但同時,法院也認為,馬某的行為明顯超出當時鐘某、唐某的不法侵害對其人身安全所造成的危害程度,因此系防衛過當,依法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應予減輕處罰,故作出有期徒刑五年的判決。
關于被害人鐘某家屬提出的民事賠償請求,法院認為,馬某的犯罪行為致使鐘某家屬遭受經濟損失,依法應予賠償,但因鐘某在本案起因上存在明顯過錯,依法可減輕馬某的民事賠償責任。
看案學法
怎樣算正當防衛?
怎樣是防衛過當?
我國《刑法》第二十條規定: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于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對正在進行行兇、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于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大致有以下10種行為,不屬于正當防衛:
1.打架斗毆中,任何一方對他人實施的暴力侵害行為。兩人及多人打架斗毆,一方先動手,后動手的一方實施的所謂反擊他人侵害行為的行為,不屬于正當防衛。
2.對假想中的不法侵害實施的所謂“正當防衛”行為。不法侵害必須是在客觀上確實存在,而不是主觀想象的或者推測的。
3.對尚未開始不法侵害行為的行為人實施的所謂“正當防衛”行為。
4.對自動停止,或者已經實施終了的不法侵害的行為人實施的所謂“正當防衛”行為。
5.不是針對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者本人,而是無關的第三者的所謂“正當防衛”行為。
6.不法侵害者已被制伏,或者已經喪失繼續侵害能力時的所謂“正當防衛”行為。
7.防衛挑撥式的所謂“正當防衛”行為。即為了侵害對方,故意挑逗他人向自己進攻,然后借口正當防衛加害對方。
8.對精神病人或者無刑事責任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侵害行為實施的所謂“正當防衛”行為。
9.對合法行為采取的所謂“正當防衛”行為。公安人員依法逮捕、拘留犯罪嫌疑人等合法行為,嫌疑人不得以任何借口實行所謂的“正當防衛”。對緊急避險行為也不能實行正當防衛。
10.起先是正當防衛,但后來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行為。此種行為,法律稱為“防衛過當”,不屬正當防衛的范疇(出現刑法第二十條第三款規定的情況例外)。
本報記者邵巧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擔保公司違約金合法嗎
2020-11-19離婚后孩子監護權變更法律怎么規定
2020-11-08外聘員工發生工傷單位怎么處理
2021-02-17商業銀行授信中設置歧視性要求怎么辦
2021-01-23寄存物發生毀損怎么辦
2021-03-23超越代理權的行為有哪些
2021-02-23私生子繼承權的依據如何
2021-03-02委托他人代理訴訟,有什么新規定
2021-02-11自建房申請書怎么寫
2021-02-08勞務合同什么法律關系
2021-02-25如果公司倒閉怎么賠償
2020-11-23勞務派遣轉勞務外包合法嗎
2021-02-04火災意外險如何賠償
2021-01-04飛機延誤賠償的標準
2021-03-04中國保監會有權處罰外資保險公司嗎
2020-11-11保險要有電子版合同嗎
2020-12-06保險公司違規理賠怎么處理
2021-01-16財產保險與人身保險保險標的不同
2021-02-05新保險法第十六條有什么疑義
2021-03-20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報告編報規則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