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驗收單 建設工程承包合同 工程施工合同 拖欠工程款 工程款稅率 工程款支付申請
建筑工程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著人們的生命安全,故而我國各地的相關國家機關都根據當地的實際民情,并且以中央下發的有關文件為依據,制定了適宜于本地的建筑工程管理條例。不同的地方的經濟發展水平、實施的條例規定等都是存在著差異的,今天律霸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
廣西壯族自治區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
第一條為了加強對建設工程質量的管理,保證建設工程質量,保護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自治區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在自治區行政區域內,從事建設工程的新建、擴建、改建等有關活動及實施對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的,必須遵守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建設工程質量,是指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工程技術標準、質量驗評標準、工程勘察、設計文件和合同中對工程的安全、適用、經濟、美觀等特性的綜合要求。
第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的質量,實施統一監督管理。
鐵路、交通、水利等有關部門(以下簡稱有關主管部門)負責本部門專業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管理。
第四條對建設工程質量的監督,按報建管理權限實行分級管理。業主應當向審批該工程的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有關主管部門辦理工程質量監督手續。
在村莊、集鎮規劃區內,建筑跨度、跨徑或者高度超過自治區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規定范圍的建筑工程以及2層(含2層)以上住宅的業主,應當按前款的規定辦理工程質量監督手續。搶險救災及其他臨時性房屋建筑和農民自建1層的住宅,可以不辦理工程質量監督手續。
第五條業主、勘察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工程監理單位依法對建設工程質量負責。
第六條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有關主管部門可以委托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機構,實施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管理。
第七條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有關主管部門或者受委托的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機構,按照下列規定實施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管理:
(一)受理業主辦理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手續;
(二)自業主辦理完工程質量監督手續之日起7日內,制定工程質量監督工作方案,指定負責該項目的質量監督工程師,并將質量監督工作方案通知業主、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單位;
(三)核查施工現場工程建設各方主體及有關人員的資質或者資格,檢查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單位的質量保證體系和質量責任制落實情況,檢查有關質量文件、技術資料是否齊全并符合規定;
(四)按照質量監督工作方案,對建設工程地基基礎、主體結構和其它涉及結構安全的關鍵部位進行現場實地抽查,對用于工程的主要建筑材料、構配件的質量進行抽查,對地基基礎分部、主體結構分部工程和其它涉及結構安全的分部工程的質量驗收進行監督;
(五)監督業主組織的工程竣工驗收的組織形式、驗收程序以及在驗收過程中提供的有關資料和形成的質量評定文件是否符合有關規定,實體質量是否存在嚴重缺陷,工程質量的檢驗評定是否符合國家驗收標準;
(六)對預制建筑構件和商品混凝土的質量進行監督;
(七)受委托的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機構應當在工程竣工驗收后的7日內,向委托方報送建設工程質量監督報告。
第八條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機構應當按國務院《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規定考核合格后,方可承擔工程質量監督任務。
第九條有關單位和個人對工程質量有異議或者對工程建設中使用的建筑材料、構配件、設備等質量有異議的,可以委托具有相應資格的工程質量檢測機構或者產品質量檢驗機構進行檢測。
第十條工程質量檢測機構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取得檢測資質證書,方可承擔檢測任務。
第十一條業主與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和材料供應等單位簽訂的合同,應當明確質量要求。
第十二條業主應當在工程開工14日前,向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有關主管部門提交合法的設計文件、合同等有關資料,辦理工程質量監督手續,并按國家有關規定繳納工程質量監督費。受委托的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機構按照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有關主管部門的委托權限,可以向業主收取前款規定的文件、資料和費用。
第十三條業主按照合同規定提供的建筑材料、構配件、設備,必須符合有關工程技術標準、設計文件和合同對工程質量的要求,并承擔相應質量責任。
業主不得要求施工單位在工程中使用不符合有關工程技術標準、設計文件和合同要求的建筑材料、構配件、設備。
第十四條建設工程出現質量事故,業主應當在24小時內向當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有關主管部門報告,并會同施工、監理、原勘察、原設計單位提出處理質量事故的意見或者方案;經上述各方協商同意也可以由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勘察、設計單位提出處理質量事故的意見或者方案,并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有關主管部門備案,其中重大質量事故處理方案應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有關主管部門審查。
第十五條實行監理的建筑工程,業主應當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工程監理單位。工程監理單位應當與業主簽定監理合同,并依合同對工程實施監理。
第十六條監理單位在履行職責時發現影響工程質量的問題,應當及時采取措施或者報告業主處理;發現違法行為,應當報告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有關主管部門或者受委托的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機構依法處理。
第十七條勘察、設計文件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一)符合有關法律、法規、規章;
(二)符合工程勘察、設計技術標準和合同的規定;
(三)提供的地質、測量、水文等勘察資料必須真實、準確;
(四)設計的深度滿足設計階段的技術要求,施工圖配套,細部節點清楚,標注說明清晰完整;
(五)注冊建筑師、注冊結構工程師等注冊執業人員應當在設計文件上簽字,對設計文件負責。
第十八條勘察、設計單位應當參與圖紙會審,做好技術交底,并參加地基基礎、主體結構和工程竣工驗收。
對大中型工程、超高層建筑和采用新工藝、新技術、新結構工程的施工現場,設計單位應當派駐設計代表,貫徹設計意圖,處理技術問題。
第十九條勘察設計文件不符合第十七條規定要求的,應當由原工程勘察、設計單位負責改正,或者由其委托其他勘察、設計單位完成。勘察設計單位不得再向業主收取勘察、設計費。
第二十條施工單位應當建立健全質量保證體系,加強施工質量管理,嚴格按有關工程技術標準施工,并建立內部質量責任制,其法定代表人對施工質量全面負責。
第二十一條施工單位應當配備專職質量檢查員,設立測試機構或者配備測試員。任何人不得干預質量檢查員、測試員依法行使職權。
第二十二條對工程中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構配件、設備,施工單位必須送具有相應資格的質檢單位檢驗、測試合格后方可使用。使用進口的建筑材料、構配件、設備的,必須符合國家有關標準,并持有商檢部門簽發的商檢合格證書。
施工單位有權拒絕業主要求使用的不合格建筑材料、構配件、設備。
第二十三條施工單位必須建立、健全施工質量檢驗制度,嚴格工序管理,做好隱蔽工程的質量檢查和記錄。施工單位應當在隱蔽工程隱蔽前48小時,通知業主或者監理單位,并通知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有關主管部門或者受委托的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機構。
第二十四條施工單位應當建立技術資料檔案信息庫,并配備專職檔案員負責收集、保存永久性竣工資料和竣工圖。
第二十五條工程竣工驗收后,施工單位應當在建筑物顯著部位鑲嵌永久性標志,注明工程名稱、業主、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單位名稱和開工、竣工日期。
第二十六條業主收到施工單位向其提交的建設工程竣工報告后,對符合竣工驗收條件的工程,應當在20日內組織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等有關單位進行竣工驗收。
第二十七條工程竣工驗收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完成工程設計和合同約定的各項內容;
(二)施工單位在工程完工后對工程質量進行了檢查,確認工程質量符合有關法律、法規和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符合設計文件及合同要求,并提出工程竣工報告;
(三)實行監理的工程項目,監理單位對工程進行了質量評估,具有完整的監理資料,并提出工程質量評估報告,工程質量評估報告應當經總監理工程師和監理單位有關負責人審核簽字;
(四)勘察單位對勘察文件進行了檢查,設計單位對設計文件及施工過程中由其簽署的設計變更通知書進行了檢查,并提出質量檢查報告,質量檢查報告應當經該項目勘察、設計負責人和勘察、設計單位有關負責人審核簽字;
(五)有業主或者經業主委托的監理單位認可的、完整的技術檔案和施工管理資料;
(六)有業主或者經業主委托的監理單位認可的、工程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構配件和設備的出廠合格證以及進場試驗報告;
(七)業主已按合同約定支付工程款;
(八)有施工單位簽署的工程質量保修書;
(九)城鄉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對工程是否符合規劃設計要求進行檢查,并出具認可文件;
(十)有消防、環保等部門出具的認可文件或者準許使用文件;
(十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有關主管部門及其委托的工程質量監督機構責令整改的問題全部整改完畢。
第二十八條業主辦理工程竣工驗收備案應當提交下列文件:
(一)工程竣工驗收備案表;
(二)工程竣工驗收報告;
(三)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由規劃、消防、環保等部門出具的認可文件或者準許使用文件;
(四)施工單位簽署的工程質量保修書;
(五)法律、法規、規章規定必須提供的其他文件。
前款第二項規定的工程竣工驗收報告應當包括工程報建日期,施工許可證號,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意見,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等單位分別簽署的質量合格文件及驗收人員簽署的竣工驗收原始文件,市政基礎設施的有關質量檢測和功能性試驗資料以及備案機關認為需要提供的有關資料。
屬于商品住宅的,業主還應當提交住宅質量保證書和住宅使用說明書。
第二十九條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有關主管部門負責受理業主的工程竣工驗收備案。備案機關收到業主報送的竣工驗收備案文件,驗證文件齊全后,應當在工程竣工驗收備案表上簽署文件收訖。
第三十條工程竣工驗收后6個月內,業主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的有關規定,建立健全項目檔案,并移交有關檔案管理部門。
第三十一條在工程保修期內,業主可以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和合同規定的金額,在支付施工單位的工程款內預留保修金。在工程保修期滿后14日內,應當將保修金及其銀行存款利息退還施工單位。
第三十二條工程在保修期內出現質量缺陷,業主或者房屋建筑所有人應當向施工單位發出返修通知。施工單位自接到返修通知書之日起,必須在10日內到達現場與業主或者房屋建筑所有人共同商議返修內容。未能按期到達現場的,業主或者房屋建筑所有人有權自行返修,所發生的費用按有關規定負擔。施工單位無故延誤維修導致損失擴大的,應當對擴大損失部分承擔賠償責任。
第三十三條工程存在質量缺陷的,按下列規定承擔責任:
(一)勘察單位提供錯誤勘察結論造成質量缺陷的,應當返還部分或者全部勘察費,并按合同約定支付賠償金;
(二)由于設計方面的原因造成質量缺陷的,設計單位應當返還部分或者全部設計費,并按合同約定支付賠償金;
(三)施工單位未按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工程技術標準、設計文件和合同規定施工造成質量缺陷的,由施工單位無償返修或者重建,并賠償因工期延長給業主造成的經濟損失;
(四)因建筑材料、構配件、設備質量不合格引起質量缺陷的,屬于施工單位采購的或者經其驗收同意的,由施工單位承擔經濟責任,屬于業主采購的,由業主承擔經濟責任,有關生產、供應單位承擔連帶責任;
(五)因業主的原因造成質量缺陷的,由業主承擔責任;
(六)因監理單位工作失職直接或者間接造成質量缺陷的,監理單位應當返還部分或者全部監理費用,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七)質檢單位提供錯誤檢測數據、檢測結論造成質量缺陷的,應當雙倍返還檢測費用,并承擔賠償責任。
因兩個以上單位的過錯造成質量缺陷的,應當根據責任大小承擔維修費用以及其他民事責任。因地震、洪水、臺風等不可抗力超過設計設防強度造成損害的,設計、施工單位不承擔賠償責任;因用戶使用不當造成缺陷的,由用戶承擔責任。
第三十四條因勘察、設計、施工的原因造成工程質量事故,勘察、設計、施工單位應當依法承擔責任。
第三十五條因質量缺陷發生的民事糾紛,當事人可以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當事人可以依據雙方達成的書面協議申請仲裁機構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第三十六條本條例自2001年8月1日起施行。
以中央下發的文件為基礎制定的在廣西管轄范圍內的建設單位,都需要遵守該管理條例的規定,對于違法系該條例規定的行為,在發生質量安全事故后,建設單位是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的。
建設工程的發包應遵守哪些規定
建設工程分包合同審核哪些方面
建設工程合同履約保證金含義及特點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打人致輕傷一級判什么刑2019年最新規定
2020-11-24代位繼承的定義
2021-02-13借錢不還,債務人跑路怎么辦
2021-03-22預約合同可否被強制執行
2021-03-23如何申請財產保全
2020-12-05業主委員會成立的條件和流程是什么
2021-01-05住房公積金是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1-01-03試用期離職扣除成本培訓費違法嗎
2020-11-14國家規定實習期多長
2021-01-08理財保險的種類
2021-01-14交通事故傷人后保險公司理賠流程
2020-11-18疾病保險是否可以包含生存保險責任
2020-11-09保險公司免責條款是否合法有效
2021-03-19更換駕駛員報保險屬于騙保嗎
2020-12-02誰為保險代理人惹的禍負責
2021-02-18投保出口產品責任保險注意事項
2021-03-11保險合同中有些條款經常被使用,您熟悉嗎?
2020-12-19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特征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2021-03-17第二輪土地承包時間
2020-12-31房子折遷款多久能下來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