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訴訟中證人被處罰的情形什么情況下會出現?
《刑事訴訟法》證人被處罰的情形一般在沒有理由就拒絕出庭的情況下會出現。
法律依據:《刑事訴訟法》
第五十九條 證人證言必須在法庭上經過公訴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辯護人雙方質證并且查實以后,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法庭查明證人有意作偽證或者隱匿罪證的時候,應當依法處理。
第六十條 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作證的義務。
第一百九十二條 公訴人、當事人或者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對證人證言有異議,且該證人證言對案件定罪量刑有重大影響,人民法院認為證人有必要出庭作證的,證人應當出庭作證。
人民警察就其執行職務時目擊的犯罪情況作為證人出庭作證,適用前款規定。
公訴人、當事人或者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對鑒定意見有異議,人民法院認為鑒定人有必要出庭的,鑒定人應當出庭作證。經人民法院通知,鑒定人拒不出庭作證的,鑒定意見不得作為定案的根據。
第一百九十三條 經人民法院通知,證人沒有正當理由不出庭作證的,人民法院可以強制其到庭,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
證人沒有正當理由拒絕出庭或者出庭后拒絕作證的,予以訓誡,情節嚴重的,經院長批準,處以十日以下的拘留。被處罰人對拘留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復議期間不停止執行。
二、證據包括的內容
《刑事訴訟法》第四十八條 可以用于證明案件事實的材料,都是證據。
證據包括:
(一)物證;
(二)書證;
(三)證人證言;
(四)被害人陳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
(六)鑒定意見;
(七)勘驗、檢查、辨認、偵查實驗等筆錄;
(八)視聽資料、電子數據。
證據必須經過查證屬實,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第四十九條 公訴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舉證責任由人民檢察院承擔,自訴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舉證責任由自訴人承擔。
第五十條 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必須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夠證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無罪、犯罪情節輕重的各種證據。嚴禁嚴刑逼供和以威脅、引誘、欺騙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證據,不得強迫任何人證實自己有罪。必須保證一切與案件有關或者了解案情的公民,有客觀地充分地提供證據的條件,除特殊情況外,可以吸收他們協助調查。
證人的證詞以及其他與刑事案件相關的證據,是審理此刑事案件的關鍵,若是證據不足,是可能導致此刑事案件被撤案的。故此為了減輕司法機關、審判機關等的壓力,法律明文規定,證人在一般情況下必須要出庭作證,提供的證詞會經過多方考察后當作證據使用。
刑事訴訟法的證人包括哪些人?
連帶責任的保證人之間有先訴抗辯權嗎
書證與證人證言的區別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施工中道路損壞需要賠償嗎
2020-11-14對工傷鑒定結果有懷疑怎么辦
2021-01-31工程施工工人受傷如何處理
2021-01-27能否對道路交通事故證明提起訴訟
2021-03-01如何保障老年人婚姻自主
2020-11-30按揭房二次抵押最長多久
2020-12-14被迫簽訂有欺詐性合同怎么辦
2021-01-19人員聘用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2021-01-30簽勞務外包合同是勞務派遣工嗎
2020-12-29發生勞動爭議應該怎么辦
2020-12-01意外險車禍手骨折能賠多少錢
2021-02-19產品責任糾紛應怎樣歸責
2020-12-11保險合同保證金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6人身保險的作用是什么
2020-12-23火災原因不明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10保險賠償后能減輕交通肇事罪嗎
2020-11-18二手機動車被盜,盜竊險賠付標準是什么
2020-12-20保險原則包含哪些
2021-03-03分紅險幫您巧理財
2021-02-19土地承包的經營權轉包協議條款不合法影響轉包效力嗎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