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法規定的內容都是刑事案件中的各項程序原則,包括對當事人的上訴、審判、緩刑、釋放的時間和條件限制等方面都做了明確的規定,以確保司法機關的權威和法律的效力,那么關于刑事訴訟法緩刑釋放的具體規定又有哪些呢?
宣判緩刑后,非在押犯應立即釋放,如果是在押犯,第第一審人民法院應當先行作出變更強制措施的決定,改為監視居住或者取保候審,并立即通知公安機關。自社區矯正工作實施后一般是由當地司法局社區矯機構進行接收,并指定服刑人員按規定時間到住所地司法所報到接受社區矯正。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三百五十五條第一審人民法院判處拘役或者有期徒刑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判決尚未發生法律效率的,不能立即執行。如果被宣告緩刑的罪犯在押,第一審人民法院應當先行作出變更強制措施的決定,改為監視居住或者取保候審,并立即通知公安機關。
即法院宣告緩刑以后,必須先行作出變更強制措施的決定,改為監視居住或者取保候審,并立即通知公安機關。公安機關接到法院決定后,應無條件的辦理釋放手續,發給釋放證明。最遲當日24時之前,被宣告緩刑的罪犯就可以離開羈押場所回家。
宣判緩刑后,應當當庭釋放,無需通知看守所,也不需另外派人。
但是,在宣判緩刑之前已經經過了司法局的社會調查,宣判后犯人得去司法局報到,實行社區矯正。
緩刑,也稱為暫緩執行刑罰、暫緩量刑、緩量刑。是刑法上的一種刑罰制度。法院在刑事審判中,根據被判處刑罰的罪犯的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規定一定的考驗期,暫緩刑罰的執行。如在考驗期內,滿足一定的條件,原判刑罰將不再執行的一種制度。因此,簡言之,緩刑是有條件地不執行所判決的刑罰。
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規,服從監督;
(2)按照規定定期向執行緩刑的機關報告自己的活動情況;
(3)遵守考察機關關于會客的規定;
(4)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或者遷居,應當報經考察機關批準。
而在假釋環境中,剝奪政治權利仍然是從緩刑結束時開始執行。同主刑條件一致。
上述刑事訴訟法的條文中,對于當事人緩刑、釋放的規定,體現了刑事訴訟法程序法的特點,同時對不同主體規定又不相同,體現了訴訟法的嚴謹性,當事人可以享受訴訟法的規定的享有的權利,同時也要承擔的義務,否則會面臨違法的風險,關于刑事訴訟法緩刑釋放的內容,也可以向律師請教。
數罪并罰可以判緩刑嗎?
強奸罪可以判緩刑嗎
哪些情況不適用緩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掛名股東如何規避風險
2020-12-12行為人故意在高空拋物的會構成犯罪嗎
2021-02-06法律顧問費入賬要分攤嗎
2020-12-20交通事故索賠訣竅:尋找最佳法院
2021-02-03房屋租賃合同不按手印生效嗎
2020-11-22農村內非法買地如何處罰
2021-01-12簽了合同剛入職兩個星期怎么離職
2020-12-27公司倒閉員工賠償款不足怎么辦
2021-02-26接=解除合同后工資怎么補償
2021-01-28工會怎么進行勞動爭議調解
2020-12-15航班延誤多久可以賠償
2021-02-03人身保險公司需要承擔怎樣的義務
2021-03-25海上保險合同的內容和包含的事項(很具體)
2021-03-10買賣雙方保險利益轉移時間
2021-01-30車著火了保險怎么處理
2021-03-18投保人在投保時要保護自己的利益應該如何處理呢
2020-11-12冰雹砸壞車保險怎么賠
2021-03-22再保險經紀人基本介紹是怎樣的
2021-01-27撞了自家人能不能獲得保險理賠
2020-12-31漁業承包合同的范本(一)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