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領域來說,工程質量問題和工程質量事故是不同的兩個定義。但是在某一種程度上來說,也可能是因為工程質量問題而引發了工程質量事故,這兩者又是緊密相關的,然而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卻是不盡相同的。在下文當中小編就詳細的為大家介紹一下,工程質量事故的定義是怎樣的?
一、工程質量事故的定義是怎樣的?
損失在5000元以下的為質量問題,5000元以上的為質量事故,其中,5000~5萬元的為一般質量事故,5萬元~10萬元的為嚴重質量事故。10萬元以上的為重大質量事故,分為四級,10~30萬元的為四級重大質量事故,30~100萬元的為三級重大質量事故,100~300萬元的為二級重大質量事故,300萬元以上的為一級重大質量事故,還有500萬元以上的為特別重大質量事故。
二、工程質量事故的分類
國家現行對工程質量事故通常采用按造成損失嚴重程度進行分類,其基本分類如下:
1、一般質量事故:凡具備下列條件之一者為一般質量事故。
直接經濟損失在5000元(含5000元)以上,不滿50000元的;
影響使用功能和工程結構安全,造成永久質量缺陷的。
2、嚴重質量事故:凡具備下列條件之一者為嚴重質量事故。
直接經濟損失在50000元(含50000元)以上,不滿10萬元的;
嚴重影響使用功能或工程結構安全、存在重大質量隱患的;
事故性質惡劣或造成2人以下重傷的。
3、重大質量事故:凡具備下列條件之一者為重大質量事故,屬建設工程重大事故范疇。
工程倒塌或報廢;
由于質量事故,造成人員死亡或重傷3人以上;
直接經濟損失在10萬元以上的。
按國家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規定建設工程重大事故分為四個等級:
(1)凡造成死亡30人以上或直接經濟損失300萬元以上為一級;
(2)凡造成死亡10人以上29人以下或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上,不滿300萬元為二級;
(3)凡造成死亡3人以上,9人以下或重傷20人以上或直接經濟損失30萬元以上,不滿100萬元為三級;
(4)凡造成死亡2人以下,或重傷3人以上,19人以下或直接經濟損失10萬元以上,不滿30萬元為四級。
我國規定如果因為工程質量問題而造成了5000元以上的損失的話,那么就會被定性為質量事故問題。并且我國將工程質量事故的分類,分為一般質量事故、嚴重質量事故和重大質量事故等三種。造成直接的損失都是不一樣的,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也是由輕到重。
現行工程質量驗收標準是什么
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
工程質量問題能否成為發包人拒付工程款的理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緊急避險與正當防衛的區別有哪些
2021-03-03贍養協議里面能分配財產嗎
2020-11-16涉外撫養管轄
2021-01-14物品借條的標準格式
2021-02-16收養關系公證流程有哪些
2021-03-15交通事故傷殘鑒定程序有哪些
2020-12-14父母去世之前能繼承房產嗎
2020-11-24單位強令商業銀行發放貸款的怎么辦
2021-01-26債務人死亡妻子應如何承擔責任
2021-02-22贈與物還沒交付可以撤銷嗎
2020-12-29醫療費中醫保部分能否提起訴訟
2020-11-09樓頂空間的所有權到底該歸誰
2021-03-21房地產糾紛案件舉證須知
2021-01-19簽訂勞動合同訴訟時效怎么算
2021-03-19怎么對抗政府非法征地
2021-02-17勞動糾紛處理的方式有哪些
2020-12-04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的定義是什么
2021-02-11什么是投保單
2021-02-13人身保險合同效力中止和效力終止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27保險人哪些情況可以解除保險合同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