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安機關對于詐騙案件是否立案?
詐騙案件符合立案條件的公安機關才會立案,公安機關立案的條件是:
(1)事實條件,即有犯罪事實或犯罪嫌疑人
(2)法律條件,即需要追究刑事責任
如果涉及詐騙的數額達到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各省和各省不同,但電信詐騙追究起點一律為三千元)或者情節嚴重者,就涉嫌詐騙罪,將會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二、詐騙不構成犯罪的怎么處罰?
不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進行處罰,處罰款、十五日以下拘留,屬于行政拘留。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九條 盜竊、詐騙、哄搶、搶奪、敲詐勒索或者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1000元以下罰款。
三、詐騙案件的管轄權是怎么規定的?
根據公安部制定的《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
“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公安機關管轄,如果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機關管轄更為適宜,可以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機關管轄。”這表明,處理同級公安機關之間對詐騙犯罪案件立案偵查的權限分工,在一般情形下,應當堅持以犯罪地的公安機關立案偵查為主,以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機關立案偵查為輔的原則。
事實上,現在很多詐騙案件中的嫌疑人某種程度上都要比有些受害者具有法律常識,因為有些受害者不清楚,類似于自己被騙了幾十元,對方這種詐騙的行為涉嫌違法,但不構成犯罪,只有所作所為構成犯罪了,公安機關才能立案的。
立案之后被告人轉移財產怎么辦
刑事案件立案標準是什么?
刑事案件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行政訴訟立案三個月了不開庭正常嗎
2020-12-11同案犯與共犯的區別
2021-01-03私人房產轉讓協議的格式
2020-12-11工傷爭議調解協議書
2021-01-15輕傷1級能否申請工傷
2021-03-24軍婚政審要查女方什么
2021-01-30商標注冊申請的補正時限要求有哪些
2021-01-25事實婚姻關系具有婚姻效力嗎?
2020-12-20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標準
2021-03-11房屋遺產繼承需要進行公證嗎
2021-03-16房產私人抵押公證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7上班途中遇車禍,公司賠21萬
2020-12-06勞動法關于簽署了無固定期限合同裁員賠償
2021-01-20不繳納工會費還可不可以享受工會的權利
2021-03-10試用期解聘賠償是試用期工資還是轉正后的工資
2021-01-25哪些人可以做保險合同的關系人
2020-11-18保險公司以不屬于事故項目拒賠未說明的條款有效嗎
2021-03-12投保人應該怎么選擇保險公司
2020-12-23住院收費票據丟失保險拒賠合理嗎
2020-12-25鞭炮炸花車,保險怎么賠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