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國法律規定侵權是什么意思?
侵權是一種侵害他人權益的行為,因此侵權行為也可以稱為一種侵害行為。侵權行為的分類:
(1)按構成要件分
一般侵權行為:指行為人基于過錯直接致人損害,因而適用民法上一般責任條款的行為。
特殊侵權行為:行為人雖無過錯 但依民法特別責任條款或民事特別法應承擔責任的行為 。
(2)按侵害對象分
侵害財產權行為:包括侵害物權及知識產權中的財產權行為。
侵害人身權行為:包括侵害他人身體和心理的行為。
(3)按致害人的人數分
單獨侵權行為:致害人僅為一人的侵權行為。
共同侵權行為:致害人為二人以上的侵權行為 致害人應負連帶的損害賠償責任。
(4)按行為性質分
積極侵權行為:指致害人以積極作為的形式致人損害的行為。
消極侵權行為:指致害人以消極不作為的形式致人損害的行為。
二、侵權的犯罪構成
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行為人損害他人民事權益,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定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依照其規定。
二人以上共同實施侵權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教唆、幫助他人實施侵權行為的,應當與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
二人以上實施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行為,其中一人或者數人的行為造成他人損害,能夠確定具體侵權人的,由侵權人承擔責任;不能確定具體侵權人的,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
二人以上分別實施侵權行為造成同一損害,每個人的侵權行為都足以造成全部損害的,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
二人以上分別實施侵權行為造成同一損害,能夠確定責任大小的,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難以確定責任大小的,平均承擔賠償責任。
法律規定承擔連帶責任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部分或者全部連帶責任人承擔責任。
連帶責任人根據各自責任大小確定相應的賠償數額;難以確定責任大小的,平均承擔賠償責任。
支付超出自己賠償數額的連帶責任人,有權向其他連帶責任人追償。
侵權行為在司法實踐中是非常常見的,不法分子利用侵權行為對當事人實施了人身侵害行為,有關判罰的標準是根據侵權行為造成的損失嚴重情況而定,造成了經濟損失的需要按照規定進行賠償,構成刑事責任的還需要追究追著法律責任。
校園侵權的歸責原則是什么?
動物致人損害侵權如何認定
著作權侵權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法律中規定的拘役最高刑期是多久
2021-02-15行政處罰限制的規定有哪些
2020-12-01監護職責可否委托他人行使
2020-12-22老年人的立遺囑權應該如何保護
2020-11-18家庭贍養協議書
2020-11-14協議管轄的范圍有哪些
2021-01-13交通調解時作事故認定嗎
2021-02-28如何申請限制出境
2021-02-09病假單位會辭退嗎
2020-12-26入職被發現畢業證是假的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3-17返聘合同續簽再解除有什么條件
2021-01-16壽險種類具體包括哪些
2021-01-03投資型保險的費用及給付型態
2020-11-30什么是免責條款,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的免責條款主要包括什么
2020-11-28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人代位求償權案例評析
2020-11-26人身保險合同的訂立
2021-03-10保險公司未具體告知投保人保險合同條款不能免責
2020-12-06保險合同如何變更
2021-01-30本案車輛受損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3保險合同有哪些基本分類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