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需要繼續偵查監視居住的情形有哪些?
人民檢察院不批準逮捕的,公安機關應當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釋放,并且將執行情況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對于需要繼續偵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條件的,依法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于符合逮捕條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監視居住:
1、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2、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
3、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養人;
4、因為案件的特殊情況或者辦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監視居住措施更為適宜的;
5、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采取監視居住措施的。
二、監視居住期間要遵守哪些規定?
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遵守以下規定:
1、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離開執行監視居住的處所;
2、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會見他人或者通信;
3、在傳訊的時候及時到案;
4、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擾證人作證;
5、不得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
6、將護照等出入境證件、身份證件、駕駛證件交執行機關保存。
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違反前款規定,情節嚴重的,可以予以逮捕;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三、監視居住的期限最長是多久?
執行機關對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采取電子監控、不定期檢查等監視方法對其遵守監視居住規定的情況進行監督;在偵查期間,可以對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的通信進行監控。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在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間,不得中斷對案件的偵查、起訴和審理。對于發現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限屆滿的,應當及時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應當及時通知被取保候審、監視居住人和有關單位。
綜上所述,檢察院辦案過程中,對于需要繼續偵查,但是不能逮捕的嫌疑人,可以采用取保候審及監視居住的方式。至于采取何種手段要看情況而定,如果嫌疑人患有嚴重疾病需要就醫的、在懷孕期間等,可以執行監視居住措施。
指定居所監視居住的決定機關是哪個?
指定監視居住怎樣折抵刑期
可以在監視居住期間會見律師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中醫療過失行為的責任程度有哪些
2020-11-22海洋鉆機平臺能不能向海里處置含油工業垃圾
2021-01-15單位和個人使用可循環物品會得到政府支持嗎
2021-02-20勞動安全衛生專項集體合同
2020-11-08有規定孩子三周歲內離婚歸媽媽嗎
2021-01-29解除收養關系糾紛的規定是什么
2021-03-04國有土地出讓金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1不可撤銷的擔保合同幾年失效
2021-02-24銀行按揭貸款購房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2021-02-27房屋保全之后如何處理
2020-12-13勞動合同關系保存期幾年
2021-01-13簽保密協議有保密費嗎
2021-03-24員工申請勞動仲裁的技巧是什么
2021-02-11什么是投資型保險
2021-01-01哪些人適合購買意外保險
2020-11-22家庭自用汽車損失保險合同上市怎樣的
2021-01-28保險合同解除的分類有哪些
2020-12-17女朋友可以成為保險合同的受益人嗎
2021-02-05在哪些情況下保險公司也會拒絕賠付
2021-01-31車上貨物責任險的理賠
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