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過失致人死亡判緩刑辯護詞怎么寫?
過失致人死亡判緩刑辯護詞
尊敬的審判長、審判員、人民陪審員: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三十二條的規定,江西**律師事務所接受被告人家屬的委托,指派我擔任被告人***涉嫌過失致人死亡一案的辯護人。在未發表辯護意見之前,首先請法庭允許我以辯護人個人名義并代表本案委托人及其家屬,對本案被害人及其家屬所遭受的不幸,深表同情和慰問。庭前,辯護人依法查閱了本案的主要證據材料,會見了***,剛才又參加了法庭調查,聽取了公訴人發表的公訴詞,對案情有了全面的了解。現辯護人結合今天的法庭調查與質證情況在綜合全案的基礎上發表如下幾點辯護意見:
1、 ***落水很大程度上與其自身不慎有關
《起訴書》指控:被告人***明知…不識水性的情況下,與……在水庫靠岸邊的水中互相撥水嬉戲,致使……落水。辯護人認為:……落水與被告人的行為并為具備刑法上的必然的因果聯系。
從雙方的實際認知能力來分析,雙方均已成年,具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正常的風險完全能預見到。據被告人供述,被害人曾經想下水游泳,被告人對她說“你不會游泳,不要下來”,被害人在被告人的善意提醒下并沒有下水游泳。說明被告人已充分盡到注意義務。案發之前,被害人自己只是站在岸邊與被告人相互潑水玩耍而已。
對被害人為何落水這一本案關鍵事實,公訴方并沒有提供更多證據,唯一的證據就是被告人供述。而據被告人供述,被害人之所以落水是因為一次她自己向被告人潑水,被告人側身向外面躲,被害人自己一時不慎失足落水。實際上結合日常生活經驗與邏輯推理,辯護人認為被告人這一供述是真實可信的。根據當時兩人所處位置,被害人是站在岸邊面對水庫方向,被告人是在水下朝向岸邊,假如當時是被告人向被害人潑水,被害人的正常反應是朝向背面躲,其重心應向岸上傾斜,換言之,即便要摔倒也只會倒向岸上,而不會一頭栽進外圍的深水區。由此可見,……落水很大程度上與其自身不慎有關,與被告人的行為并不具備刑法上必然的因果聯系。
2、被告人在被害人落水后及時進行了施救
在被害人落水的第一時間,被告人就急忙游過去救她,供述中前后多次均這樣說:馬上游過去救她,拉到她一下手,但沒有拉起來,然后她整個人就沉下去了,我叫了幾聲“有人落水了,快來來救命”,接著我自己就到水里找,但沒有找到。可見,被告人在當時確實履行了救助義務。
控方的幾份證人證言并不能證明被告人沒有及時施救。誠如被告人自己在庭審時所述,他們所看到的已經是被告人第一時間救人未果呆在現場的情景。由此,這幾位證人才誤以為被告人沒有施救。
3、被告人施救未果與現場特殊地形有關
因為事出突然,被告人自己水性也并不好,更主要的是現場特殊的地形,被告人并沒有成功地將人救出。現場勘測顯示:落水位置坡度僅有46度,應該說并非陡坡,且岸邊水很淺只有20多公分,不幸的是水庫離岸邊一米一四開外竟是四米多深的深水區,被告人在事發之前對此毫不知情。事發之時,被害人向被告人潑水,被告人側身向外躲開,而被害人自己可能踩到什么石塊滑了一跤,結果一頭栽到水中,因其下滑的慣性,竟一下滑到四米多深的深水區,被告人搶救不及,被害人溺亡。
4、被告人犯罪情節屬于較輕,應從輕判處予以緩刑
被告人父母已經與被害人家屬達成了民事賠償協議取得了被害人家屬的諒解
辯護人在多次會見被告人的過程中,被告人都主動提出要求積極賠償被害人家屬的經濟損失,表明其悔罪態度較好。現被告人家屬已經與被害人家屬達成了刑事和解及民事賠償協議,被害人家屬對***的過失行為也給予了充分諒解,這表明被告人***和他的家屬對受害人家屬提出的民事賠償要求的態度是積極的,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范圍的規定》第4條“被告人已經賠償被害人物質損失的,人民法院可以作為量刑情節予以考慮”的規定。對被告人可予以從輕處罰。
以上辯護意見,望合議庭在合議時予以慎重考慮,依據事實和法律做出公正的判決。
謝謝!
辯護人:江西**律師事務所
鄭**律師
二、過失致人死亡罪的客觀構成是什么?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因過失致使他人死亡的行為。構成本罪,客觀方面必須同時具備三個要素:
1、客觀上必須發生致他人死亡的實際后果。這是本罪成立的前提。
2、行為人必須實施過失致人死亡的行為。在這里,行為人的行為可能是有意識的,或者說是故意的,但對致使他人死亡結果發生是沒有預見的,是過失。本罪屬結果犯,行為的故意并不影響其對結果的過失。這點同有意識地實施故意剝奪他人生命行為的故意殺人罪不同。過失致人死亡行為可以分為作為的過失致人死亡行為和不作為的過失致人死亡行為兩種情況。
3、從行為人的過失行為與被害人死亡的結果之間必須具有間接的因果關系,即被害人死亡是由于行為人的行為造成的。這里死亡包括當場死亡和因傷勢過重或者當時沒有救活的條件經搶救而死亡。否則行為人不應承擔過失致人死亡罪的刑事責任。如果行為人的過失行為致人重傷,但由于其他人為因素的介入(如醫師未予積極搶救或傷口處理不好而感染)致使被害人死亡的,只應追究行為人過失重傷罪的刑事責任。
綜上所述,過失致人死亡,當事人也會被追究刑事責任,被起訴后,辯護律師應該提交一份辯護詞。一般情況下,爭取緩刑難度較大,律師在辯護詞中,應當用充分的事實證據闡述被告認罪認罰,對家屬積極賠償,不存在主觀犯罪等。
犯過失致人死亡罪可以判緩刑嗎
判刑三年緩刑四年是什么意思
數罪并罰可以判緩刑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外撫養范圍包括什么
2021-01-29吸收合并公司注冊資本怎么處理
2021-03-10酒后駕車將面臨哪些處罰
2021-02-25醉酒駕駛累犯怎么判
2021-03-21婚前借款作為彩禮是夫妻共同債務嗎
2020-12-11房屋作為遺產如何分割
2020-11-24按揭房被保全怎么執行
2020-12-18冷暴力屬于校園欺凌嗎
2021-01-01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報告和處理規定
2021-03-14沒有要約的合同是否要執行
2021-01-19放棄繼承權有啥法律后果
2021-03-16單位集資房轉讓合同應該怎么寫
2021-02-19解除勞務合同和開除有什么區別
2020-11-24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數額是多少
2021-02-11勞動關系客體包括什么
2021-03-18試用期離職一直不批怎么辦
2021-03-21公司單方調崗降薪是否屬于違法
2021-01-20提前退休工種有哪幾種
2020-12-22弘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服務承諾包括哪些
2020-12-25交強險投保情況包含哪些類型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