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訴訟中法院立案后下個程序是什么?
1、民事訴訟活動中法院立案以后的下個程序是通知原告交費,向原告發出受理通知書,之后開庭的時間另行通知。《民事訴訟法》規定經審查決定立案的,應當計算案件受理費通知原告,向原告或者自訴人發出案件受理通知書;將該案的當事人姓名、案由等情況統一編立案號輸入計算機。
2、立案庭決定立案后,應當在二日內將案件移送有關審判庭審理,并辦理移交手續,注明移交日期。經審查決定受理或立案登記的日期為立案日期。 立案人員應當及時將立案日期、移交日期等輸入計算機。
3、法院立案后,送達被告法律文書,一般情況下會給被告一個月的舉證期限。也就說,從立案到審判至少需要一個月時間。
二、民事訴訟的流程
1、 起訴
2、 立案審查
符合立案條件,通知當事人7日內交訴訟費,交費后予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條件,裁定不予受理。 如果對裁定駁回起訴不服,10日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受理后,法院5日內將起訴狀副本送達對方當事人,對方當事人15日內進行答辯,通知當事人進行證據交換,可根據當事人申請,做出財產保全裁定,并立即開始執行
3、 排期開庭
提前3日通知當事人開庭時間、地點、承辦人;公開審理的案件提前3日進行公告。
4、開庭審理
宣布開庭,核對當事人身份,宣布合議庭成員,告知當事人權利義務,詢問是否申請回避
法庭調查:當事人陳述案件事實。
舉證質證:告知證人的權利義務,證人作證,宣讀未到庭的證人證言,出示書證、物證和視聽資料;雙方當事人就證據材料發表意見。
法庭辯論:各方當事人就有爭議的事實和法律問題,進行辯駁和論證。
法庭調解:在法庭主持下,雙方當事人協議解決糾紛。 如果達成調解協議,制作調解書,雙方當事人簽收后生效,當事人履行調解書內容或申請執行;未達成調解協議,合議庭合議作出裁決(宣判)。
5、 宣判
同意判決,當事人自動履行裁判文書確定的義務或向我院告訴庭提出執行申請;
不同意裁判,需要分情形區分對待:
裁定:送達之日起10日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判決:送達之日起15日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總之,有些人腦海當中認為法院立案就意味著馬上會進入到庭審程序,這樣的概念是絕對錯誤的。而且,法院在決定立案之后就會在法定時間內讓把訴訟狀的副本及時的送到被告手中。立案以后的這些程序基本上就是在法院的主持下依次進行的,雙方都沒必要著急。
法院立案后提供虛假證據怎么辦
法院立案前司法調解要多少天
法院立案后下個程序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拆遷過程中如何通過訴訟進行維權
2021-02-18重婚生子可以上戶口嗎
2020-12-12a級通緝令會判死刑嗎
2021-01-22人身損害賠償墊付后如何追償
2020-12-27主合同涉及刑事案件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0-11-16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是不是沒有資格繼承遺產
2021-02-14稅務機關可以公告送達稅務文書的情形
2021-01-02工傷和第三方賠償可以同時嗎
2020-12-13顧客乘商場扶梯時受傷誰該賠償
2021-02-12單方終止勞動合同關系是否繼續存在
2021-02-05買賣合同公證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05勞務分包需要交履約保證金合法嗎
2021-03-20脫崗可以辭退嗎
2021-02-03事業單位勞動糾紛是否可仲裁
2021-01-02投資理財保險的定義
2021-03-03人身保險合同案例
2021-01-14高血壓跌倒死亡是意外嗎可以找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3-01車撞犬引發的保險理賠問題
2021-01-05預付款保函有效期一般是多久
2021-02-02網上買的保險怎么理賠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