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件不公開宣判是啥意思?
案件不公開宣判是指司法機關審理案件不會公開判決,但這是一種違法行為。實踐中,法院在對案件進行審理的時候,法官對案件的審理原則上都是要公開進行的,也就是允許其他人到庭旁聽,這其實是按照審判公開原則中的要求來操作的。
二、哪些案件可以不公開審判
1、審判公開的例外:
(1)涉及國家秘密;
(2)涉及個人隱私;
(3)未成年人犯罪,其中14周歲以上不滿16周歲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開審理,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不公開審理(司法解釋規定是指開庭時的年齡);
(4)涉及商業秘密。(司法解釋規定必須由當事人提出申請。)
2、在公開審理案件時,對于公訴人、訴訟參與人提出涉及國家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證據時,審判長應當制止。如確與本案有關的,應當決定案件轉為不公開審理。
3、依法不公開審理的案件,任何公民包括與審理該案無關的法院工作人員和被告人的近親屬都不得旁聽。審理未成年被告人的案件,適用相關規定。
4、依法不公開審理的案件,宣告判決也必須公開。
三、刑事審判的公開原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二條、第一百六十三條的規定:
(1)人民法院審判第一審案件應當公開進行。但是有關國家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案件,不公開審理。
(2)十四歲以上不滿十六歲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開審理。十六歲以上不滿十八歲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開審理。
(3)對于不公開審理的案件,應當當庭宣布不公開審理的理由。
(4)宣告判決,一律公開進行。
當庭宣告判決的,應當在五日以內將判決書送達當事人和提起公訴的人民檢察院;定期宣告判決的,應當在宣告后立即將判決書送達當事人和提起公訴的人民檢察院。
在我國雖然有很多的案件不會公開審理但是一般都會公開宣判,對于不用開宣判的行為,無疑已經觸犯了我國法律的原則規定,此時審判人員是會受到處罰的,對于一般的情形,只要是那些不涉及隱私,并且與國家的機密都不相關的案件,是需要公開審理的。
公開審判原則是什么?是怎樣的
不公開審理的情形有哪些?
刑訴法定不公開審判的情形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試用期辭職工資怎么算
2021-02-10雇傭關系人身損害賠償規定是怎樣的
2021-01-18銀行抵押的房子能申請保全嗎
2021-02-12交通事故逃逸致人死亡怎么如何處罰
2020-12-13解除婚姻關系有哪些途徑
2021-01-25裁定管轄包括哪三種管轄
2021-01-01兩個以上法院有管轄權如何處理
2020-12-26撤銷仲裁裁決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1-01-17九級傷殘等級評定標準和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04婚姻背叛的法律規定
2020-11-23離婚前財產保全是凍結嗎
2020-12-29轉繼承怎么規定
2021-01-06對事故認定書不服但又過了復核日期怎么辦
2021-02-04暑期工7天試用期無工資合法嗎
2021-02-06不適用一裁終局的勞動糾紛
2020-12-10什么是保險公估人
2021-02-18保險合同無效案例有什么規定
2020-12-17購車保險合同約定不明確的,對合同條款應如何解釋?
2020-12-26車上責任險條款
2021-01-23交警調解保險公司不出面怎么辦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