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已生效刑事抗訴期限是多久?
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的,自收到判決書后五日以內,有權請求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人民檢察院自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請求后五日以內,應當作出是否抗訴的決定并且答復請求人。不服判決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五日,從接到判決書、裁定書的第二日起算。
檢察院將抗訴書通過原審法院提交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的人民檢察院還應將抗訴書抄送上一級人民檢察院,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應就抗訴的理由和根據認真審核,如果認為抗訴不當,可直接向同級人民法院撤回下一級人民檢察院的抗訴,并將撤回抗訴的情況通知下一級人民檢察院。
二、哪些情況下不宜抗訴?
1、判決或裁定采信的證據不確實、不充分,或者證據之間存有矛盾,但是支持抗訴主張的證據也不確實、不充分,或者不能合理排除證據之間的矛盾的;
2、被告人提出罪輕、無罪辯解或者翻供后,有罪證據之間的矛盾無法排除,導致起訴書、判決書對事實的認定分歧較大的;
3、人民法院以證據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為由,宣告被告人無罪的案件,人民檢察院如果發現新的證據材料證明被告人有罪,應當重新起訴,不能提出抗訴;
4、刑事判決改變起訴定性,導致量刑差異較大,但沒有足夠證據證明人民法院改變定性錯誤的;
5、案件基本事實清楚,因有關量刑情節難以查清,人民法院從輕處罰的。
三、刑事抗訴案件審查重點是什么?
1、對刑事抗訴案件的事實,應當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審查:
(1)犯罪的動機、目的是否明確;
(2)犯罪的手段是否清楚;
(3)與定罪量刑有關的情節是否具備;
(4)犯罪的危害后果是否查明;
(5)行為和結果之間是否存在刑法上的因果關系。
2、對刑事抗訴案件的證據,應當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審查:
(1)認定主體的證據是否確實充分;
(2)認定犯罪行為和證明犯罪要素的證據是否確實充分;
(3)涉及犯罪性質、決定罪名的論據是否確實充分;
(4)涉及量刑情節的相關證據是否確實充分;
綜上所述,刑事案件當事人拿到判決書后,認為內容有誤,存在重大過錯的,可以發起抗訴,這是當事人維權的手段。對于已經生效的判決書,提請抗訴要在拿到判決書后五日內完成手續,否則逾期檢察院不予受理。檢察院會將抗訴書交給法院并抄送上級檢察院。
檢察院抗訴的理由都有哪些
哪些情況下可以抗訴,什么案件能提起抗訴
刑事抗訴的條件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質押能否引入新股東增資
2021-02-02法律顧問聘請合同怎么寫
2021-03-02宅基地贈與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1-03-10婚前財產協議是否一定得簽訂
2021-01-29依法成立的合同自多久生效
2021-01-14集資房的定義是什么
2021-02-05動產質押可以抵押房產證嗎
2020-11-30私自改離職證明違法嗎
2021-03-04企業約定試用期有何限制
2021-01-09法律對產品責任的賠償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1保單轉讓需要經保險人同意嗎
2020-11-25保險索賠有什么規定
2021-03-03保險人收到被保險人的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請求后應怎么辦
2021-02-15什么是互聯網保險
2020-12-13什么情況下保險公司可以拒絕賠償
2021-02-10投保人參保了意外傷害險,摔傷能要求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2-07侵權糾紛能否列保險公司為被告
2021-02-11對保險代理人的含義有什么規定
2021-03-13怎樣能成為保險經紀人
2021-02-22復效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