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未生效刑事判決如何抗訴?
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對同級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裁定的抗訴,應當通過原審人民法院提出抗訴書,并且將抗訴書抄送上一級人民檢察院。原審人民法院應當將抗訴書連同案卷、證據移送上一級人民法院,并且將抗訴書副本送交當事人。
人民檢察院對人民法院就訴訟費負擔的裁定提出抗訴,沒有法律依據,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三條規定的"違反法律、法規規定":
1、原判決、裁定認定的事實主要證據不足;
2、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法規確有錯誤;
3、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裁判;
4、其他違反法律、法規的情形。
二、哪些情況下法院應重新審理案件?
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的申訴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重新審判:
1、有新的證據證明原判決、裁定認定的事實確有錯誤,可能影響定罪量刑的;
2、據以定罪量刑的證據不確實、不充分、依法應當予以排除,或者證明案件事實的主要證據之間存在矛盾的;
3、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4、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
5、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的時候,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三、抗訴的形式有哪些?
1、第二審程序抗訴,即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認為本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刑事判決、裁定確有錯誤時,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的抗訴。
2、審判監督程序抗訴,即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發現確有錯誤時,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的抗訴。
綜上所述,刑事一審判決下來后,在十五天內生效,這個階段,如果被告及代理律師向檢察院反映判決書有錯誤,檢察院可以啟動抗訴重新,向上級法院提出抗訴,要求一審法院重新審理案件。經過審理,之前判決適用法律有誤或者證據不足,法院做出改判的處理。
哪些情況下可以抗訴,什么案件能提起抗訴
民事訴訟中抗訴程序是怎樣的?
小額民事訴訟可否抗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申請法律援助申請作假有什么后果
2021-01-21沒有進行股權變更能否解除協議
2021-03-23破產和解和破產重整有什么異同
2021-03-17別墅可以贈與他人嗎,如何贈與他人
2021-02-26華僑、港澳臺居民在內地結婚手續如何辦理
2020-12-29房屋抵押登記程序是怎樣的
2021-02-28不安抗辯時能不能解除合同
2021-03-24業主實現共有物權有哪些形式
2021-03-23劃撥用地手續有哪些
2021-01-17租房人拆遷怎么安置住房
2020-12-27公司執行董事要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0-12-13簽派遣勞務合同應該注意什么區別
2020-12-05勞務外包定義
2021-02-27投資理財保險的適用人群
2020-12-05保險公司是怎樣設立的
2020-12-06保險人對免責條款未履行提示說明需要承擔什么后果
2021-01-28疲勞駕駛保險賠償嗎
2021-01-30保險理賠計算公式是什么,理賠程序怎么走
2020-12-17保險理賠后訴訟風險出現的原因是是什么
2021-03-18產險投保指南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