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監視居住繼續偵查的期限是多久?
監視居住的期限最長不能超過六個月。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個月,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在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間,不得中斷對案件的偵查、起訴和審理。對于發現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限屆滿的,應當及時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應當及時通知被取保候審、監視居住人和有關單位。第七十五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的律師及其他辯護人對于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采取強制措施超過法定期限的,有權要求解除強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于被采取強制措施超過法定期限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予以釋放、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或者依法變更強制措施。
二、適用條件
根據新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監視居住,是指人民檢察院為了保證偵查、起訴工作的順利進行,責令犯罪嫌疑人不得離開指定區域,并對其活動進行監視的一種強制措施。具體可以對以下情形的犯罪嫌疑人采取監視居住的強制措施。
依新刑事訴訟法第72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于符合逮捕條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監視居住:
(一)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二)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
(三)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養人;
(四)因為案件的特殊情況或者辦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監視居住措施更為適宜的;
(五)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采取監視居住措施的。
對符合取保候審條件,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證人,也不交納保證金的,可以監視居住。
監視居住由公安機關執行。
是否采取監視居住的強制措施由公安機關、法院或檢察院決定。
在犯罪嫌疑人處于懷孕或者患有重大疾病的情況下,是可以向司法部門申請監視居住的,在監視居住期間,當事人也是不得隨意的離開制定的區域,如果在監視居住期間,犯罪嫌疑人又做出了違法行為后,司法機關也是會取消當事人的監視居住,并對新罪也一并處罰。
監視居住后還會判刑嗎
違反監視居住規定有什么后果?
監視居住是否可以折抵刑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在網絡罵人侵權嗎
2021-02-17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年檢手續是什么
2021-03-05虛擬貨幣是什么
2021-03-15交通事故鑒定費屬于強制險賠償嗎
2021-02-12重婚罪的構成要件有哪些,如何舉證,離婚能否得到賠償
2021-03-18機動車與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認定
2021-01-26職業病可以自己去鑒定嗎
2021-03-13如何證明個人財產與債務無關
2021-01-16做路橋工程摔傷如何索賠
2020-12-08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
2021-02-14找車拉貨算雇傭關系嗎
2021-01-09一歲寶寶在商場受傷以后責任歸誰
2020-12-10安置房拆遷有什么規定
2021-01-22什么情況下能回購房屋呢
2021-01-22和房產中介打交道要注意什么
2021-02-26什么是保險合同的射幸性特征?
2020-11-15事故第三者可否起訴保險公司要求賠償
2021-03-06追討賭資被殺身亡,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1-01-22兩車撞痕不符保險理賠遭拒
2021-01-26如何防范保險理賠糾紛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