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開審理后宣判的時間是多久?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四條第二款規定:“當庭宣判的,應當在十日內發送判決書,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發送判決書。” 對于當庭宣判的案件,因民事訴訟法已有明確規定,法院在實踐操作中較為規范。但定期宣判的案件,遍查民事訴訟法及相關司法解釋,并沒有對宣判時間作任何限制。實踐中尤其是基層法院,往往在庭審筆錄中以“本案將擇日作出宣判”這樣的模糊字眼一帶而過,在庭審后的十多天乃至幾十天才宣判。
二、公開審判制度的依據
在中國,各級人民法院實行公開審判制度的法律依據主要有:
(1)《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一百二十五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案件,除法律規定的特別情況外,一律公開進行。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 (2)1991年4月9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十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規定實行合議、回避、公開審判和兩審終審制度。
(3)1989年4月4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六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依法實行會議、回避、公開審判和兩審終審制度。
(4)《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十一條規定:人民法院審判案件,除本法另有規定的以外,一律公開進行。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人民法院有義務保證被告人獲得辯護。
(5)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嚴格執行公開審判制度的若干規定》嚴格規范了公開審判案件的范圍。除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經當事人申請、人民法院決定不公開審理的離婚或涉及商業秘密的案件及法律另有規定的不公開審理的案件,其他第一審案件依法一律公開進行。對公開審理的第一審案件,當事人提起上訴的或檢察機關抗訴的,除依法應當發回重審和事實清楚可逕行判決的外,第二審也應依法公開進行。
在司法實踐中,對訴訟案件的公開宣判一般都是可以的,但涉及到違反國家秘密或者如果公開可能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的訴訟案件,則是不能進行公開的。對公開審理的訴訟案件的宣判應當在規定的時間內進行處理,并需要將公開宣判的結果并人民群眾進行公示,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
不公開審理的情形有哪些?
公開審判原則是什么?是怎樣的
民事訴訟不公開審判的案件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婚后買房登記在一方名下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1-02-21協議離婚一定要在領結婚證的地方嗎
2021-02-06小產權房可以打官司嗎
2021-01-23胎兒取得繼承權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09單位未支付競業補償金如何處罰
2021-01-18私人老板欠工資如何要
2020-12-16投保了交強險,商業第三者責任險還有沒有投保必要?如要購買選擇
2020-12-26飛機買延誤險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09人身保險不適用代位追償的原因是什么
2020-12-19學生保險理賠申請書怎么寫
2021-03-15保險合同的效力如何
2020-12-15保險利益都有哪些重要原則
2020-11-15事先未出示條款保險公司拒賠怎么辦
2021-03-21什么是農戶承包地使用權流轉
2020-12-08未經批準的劃撥土地轉讓有效嗎
2020-12-09土地轉包合同怎么寫
2021-03-24買拆遷房什么時候能辦房產證
2020-11-28征地拆遷過程中存在問題的整改措施是什么
2020-12-23舊城拆遷改造的邏輯啟示
2020-12-15城市房屋拆遷中對承租人的補償項目有哪些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