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法中的辯護人的范圍是什么?
(1979年7月1日通過 1996年3月17日八屆人大四次會議修正 同日公布 自1997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三十二條【辯護方式和辯護人范圍】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辯護權以外,還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為辯護人。下列的人可以被委托為辯護人:
(一)律師;
(二)人民團體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單位推薦的人;
(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監護人、親友。
正在被執行刑罰或者依法被剝奪、限制人身自由的人,不得擔任辯護人。
《最高人民法院刑訴法解釋》(法釋〔1998〕23號 1998年9月2日發布 自1998年9月8日起施行)
第三十三條 人民法院審判案件過程中,應當充分保證被告人行使刑事訴訟法第三十二條規定的辯護權利。但下列人員不得被委托擔任辯護人:
(一)被宣告緩刑和刑罰尚未執行完畢的人;
(二)依法被剝奪、限制人身自由的人;
(三)無行為能力或者限制行為能力的人;
(四)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監獄的現職人員;
(五)本院的人民陪審員;
(六)與本案審理結果有利害關系的人;
(七)外國人或者無國籍人。
前款第(四)、(五)、(六)、(七)項規定的人員,如果是被告人的近親屬或者監護人,由被告人委托擔任辯護人的,人民法院可以準許。
第三十四條 律師、人民團體、被告人所在單位推薦的公民以及被告人的監護人、親友,被委托為辯護人的,人民法院應當核實其身份證明和辯護委托書。
第三十五條 一名被告人委托辯護人不得超過兩人。在共同犯罪的案件中,一名辯護人不得為兩名以上的同案被告人辯護。
第四十七條 當事人委托訴訟代理人應當參照刑事訴訟法第三十二條和本解釋第三十三條的規定執行。
根據我國刑訴法的相關規定,對于辯護人在我國是有相關身份要求的,本案的被告人或者犯罪嫌疑人是可以進行自我辯護的。其次是律師和民間團體和單位所推薦的人以及親屬、好友都可以擔任辯護人。但是在服刑期間的人、本案有關系的人都不能夠擔任辯護人。
哪些人可以委托辯護人?
在我國單位犯罪如何委托辯護人
犯罪人什么時候可委托辯護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復議申請人主體是否合格的案件分析
2021-01-29勞動監察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19開支票日期怎么寫
2020-12-05合伙人對合伙企業財產如何處分
2020-12-15發生交通事故怎么起訴
2020-12-15房屋合同簽好可以換嗎
2020-12-29國企如何編制改制方案
2020-12-26解除與終止勞動合同到底有什么區別
2020-11-18待崗期間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0-12-16事業單位勞動糾紛是否可仲裁
2021-01-02保險合同成立的必要條件是什么
2021-01-09偽造保單該如何報案
2021-03-03超48小時報案保險公司不理賠
2021-01-13外資保險公司可以經營大型商業風險業務嗎
2021-01-29意外傷害保險多少錢,有什么特點
2021-02-19保險證等不等于保險憑證
2021-03-15保險合同的中止與終止有什么區別
2020-12-11交強險實施后車禍是如何進行賠付的
2020-12-22關于印發《上海外資保險機構暫行管理辦法》的通知
2020-12-24保險代理合同的內容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