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法中的辯護人的范圍是什么?
(1979年7月1日通過 1996年3月17日八屆人大四次會議修正 同日公布 自1997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三十二條【辯護方式和辯護人范圍】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辯護權以外,還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為辯護人。下列的人可以被委托為辯護人:
(一)律師;
(二)人民團體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單位推薦的人;
(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監護人、親友。
正在被執行刑罰或者依法被剝奪、限制人身自由的人,不得擔任辯護人。
《最高人民法院刑訴法解釋》(法釋〔1998〕23號 1998年9月2日發布 自1998年9月8日起施行)
第三十三條 人民法院審判案件過程中,應當充分保證被告人行使刑事訴訟法第三十二條規定的辯護權利。但下列人員不得被委托擔任辯護人:
(一)被宣告緩刑和刑罰尚未執行完畢的人;
(二)依法被剝奪、限制人身自由的人;
(三)無行為能力或者限制行為能力的人;
(四)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監獄的現職人員;
(五)本院的人民陪審員;
(六)與本案審理結果有利害關系的人;
(七)外國人或者無國籍人。
前款第(四)、(五)、(六)、(七)項規定的人員,如果是被告人的近親屬或者監護人,由被告人委托擔任辯護人的,人民法院可以準許。
第三十四條 律師、人民團體、被告人所在單位推薦的公民以及被告人的監護人、親友,被委托為辯護人的,人民法院應當核實其身份證明和辯護委托書。
第三十五條 一名被告人委托辯護人不得超過兩人。在共同犯罪的案件中,一名辯護人不得為兩名以上的同案被告人辯護。
第四十七條 當事人委托訴訟代理人應當參照刑事訴訟法第三十二條和本解釋第三十三條的規定執行。
根據我國刑訴法的相關規定,對于辯護人在我國是有相關身份要求的,本案的被告人或者犯罪嫌疑人是可以進行自我辯護的。其次是律師和民間團體和單位所推薦的人以及親屬、好友都可以擔任辯護人。但是在服刑期間的人、本案有關系的人都不能夠擔任辯護人。
哪些人可以委托辯護人?
在我國單位犯罪如何委托辯護人
犯罪人什么時候可委托辯護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發生交通事故該如何認定責任
2020-12-27雇傭關系死亡是工傷嗎
2021-02-222020年商鋪拆遷補償標準是怎么樣的
2021-03-19給女性購房提出幾點建議
2021-03-24什么是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
2021-01-26定期人壽保險的內容有哪些
2020-12-29車上人員險賠償范圍多大
2021-02-07保險公司行使合同解除權后還能追償賠償金嗎
2021-02-22被保險人遭故意傷害 保險公司不能免責
2021-01-17重復投保有什么后果
2020-12-21重復保險的規定有哪些
2021-03-17財產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向誰索賠
2021-01-13保險代理合同樣本(三)
2020-12-07道德危險 MoralHazard
2020-12-192020年最新公租房拆遷補償標準
2021-03-01保障具體拆遷措施有哪些
2020-12-11登記危房后如果正好在拆遷范圍,賠償金額有影響嗎
2021-03-19在房屋拆遷補償中貨幣補償怎么計算
2020-12-26土地證是父親名字過世了拆遷怎么賠
2021-03-15城市拆遷補償的形式有幾種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