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審判監督程序再審程序有什么關系?
審判監督程序再審程序有很多相同點,同時不同點也較為顯著。再審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對已經做出裁判的民事案件在有法律規定的情形時,再次進行審理和裁判所適用的審判制度。審判監督程序是依法定程序,對人民法院作出的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和調解書進行查看和監督,以保證案件審判質量而適用的一種審判程序。
相同點:都是人民法院經審理完畢作出的法律文書已經生效之后而設立的程序,其目的是要求人民法院對審結的案件再次進行審理,對已經生效的判決、裁定和調解書予以審查,正確的予以維持,錯誤的給予改正,遺漏的予以補充,以達到公正的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法律的嚴肅性,實現社會主義法治。
區別:再審程序是一審、二審程序之后設置的另一程序。而審判監督程序是設在審判程序之中,為引起再審程序而設立的。再審程序因提起的主體不同,參加再審程序的主體不一樣,審判監督程序的主體必須是依民事訴訟法規定行使監督權的民事訴訟主體。
二、當事人申請啟動審判監督程序:
《民事訴訟法》第178條規定: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但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意見》第208條規定:對于不予受理的、駁回起訴的裁定,當事人可以申請再審。
《意見》第203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法定代理人,可以代理當事人提出再審申請。
《民事訴訟法》第179條規定,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1、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2、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不足的;3、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4、人民法院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裁定的;5、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人民法院對不符合前款規定的申請,予以駁回。
審判監督程序,是對已經生效的判決、裁定進行再次審理,人民法院認為判決有錯誤的,可以由上級人民法院和本級人民法院自行啟動,檢察院可以抗訴的方式啟動,當事人可以申請啟動。
審判程序是司法程序中較為常見的,但是再審程序若是當事人不提出,那么一般是不會適用的。對于再審類型的案件,審理的司法機關不是受理一審的法院或者是檢察院。若是兩次審理的結果不同,那么民事主體可以請求得到國家賠償。
刑事案件審判程序是什么樣的流程?
審判委員會的具體職能是什么?
審判委員會的審判原則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出門打工需要辦健康證嗎
2020-11-30辭職了老板拖工資怎么辦
2020-12-01對未成年監護人有異議怎么辦
2021-01-04先予執行的裁定有何效力
2020-12-27如何正確認識離婚損害賠償制度
2021-02-27擔保合同有效期是多久
2021-03-08繼承開始前繼承人死亡怎么辦
2020-11-11網絡商標糾紛可以起訴嗎
2021-03-16侵犯姓名權無財產損失是否需要賠償
2021-03-25中介哪些行為會受處罰
2021-02-19動產質押可以抵押房產證嗎
2020-11-30如何處理勞動爭議
2021-01-04工傷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嗎
2021-01-26如何計算長期人身保險業務的最低償付
2021-03-14保險合同內容的變更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0-12-27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程序是什么
2020-12-04《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中罰款5至30萬的情形
2021-01-25財產保險合同概述是什么
2021-03-08養老保險待遇領取人員死亡后什么起停止支付
2021-03-12《保險法》司法解釋(一)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