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起訴是人民檢察院對案件審查后依法做出的處理結果之一,其性質是人民檢察院對其認定的不應追究、不需要追究或者無法追究刑事責任的犯罪嫌疑人所作的一種訴訟處分。那在司法實踐中,檢察院在什么情況下不起訴?具體來說,檢察院不起訴的情形有哪些?請看以下內容吧。
一、檢察院在什么情況下不起訴
不起訴的適用范圍是指檢察院作出不起訴決定的法定情形。根據刑事訴訟法,人民檢察院作出不起訴決定具有以下三種情形:
1、法定不起訴(絕對不起訴)
法定不起訴,是指《刑事訴訟法》第142條第1款規定:犯罪嫌疑人有本法第15條規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檢察院應當作出不起訴決定。這種情形我們稱之為絕對不起訴。
2、酌定不起訴(相對不起訴)
《刑事訴訟法》第142條第2款規定:對于犯罪情節輕微,依照刑法規定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免除刑罰的,人民檢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訴決定。相似于國外學者的“微罪不起訴”,這樣稱謂能體現其性質,還是比較科學的。從刑事訴訟法規定看,酌定不起訴的適用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
(1)犯罪嫌疑人的行為已構成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2)犯罪行為情節輕微,依照刑法規定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免除刑罰。
3、證據不足不起訴
《刑事訴訟法》第140條第4款規定,對于補充偵查的案件,人民檢察院仍然認為證據不足的,不符合起訴條件的,可以做出不起訴的決定。這種不起訴的適用前提是案件必須經過補充偵查。這里需要指出,所謂“可以”做出不起訴決定,并不意味著檢察機關有權在起訴與否之間做出自主選擇,因為證據不足屬于不具備起訴條件的情況,因而不能提出起訴。
二、檢察院不起訴的情形有哪些
法定不起訴的情形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法定不起訴適用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2、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3、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4、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6、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希望對您有一定的幫助。應注意的是,被害人不服不起訴決定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對于被害人有證據證明對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財產權利的行為應當追究刑事責任,而檢察機關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的案件,可以作為自訴案件受理。針對以上內容,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都可以來電咨詢我們的專業律師。
取保候審檢察院不起訴適用情形有哪些
法定不起訴和酌定不起訴的情形分別是什么?
教您如何打官司之交不起訴訟費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單位招人收押金違反法律規定
2020-11-16利用虛擬空間詆毀他人是否構成名譽侵權
2020-12-20搶注域名算侵權嗎
2021-01-11交通事故鑒定車速能否按超速處罰
2020-11-23二審期間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1-01-19怎樣理解購房合同中的不可抗力
2020-11-25離婚賠償哪些損失
2021-01-28贍養糾紛舉證要哪些證據
2020-12-09欠薪單位收到支付令后提出異議怎么辦
2021-03-26交通事故傷殘評定方法是什么
2021-02-28被抵押的房產是否可以資產保全
2021-02-13環境民事公益訴訟制度有什么重要性
2021-02-18無效的勞動合同還需要解除嗎
2020-12-12工廠為什么簽勞務合同
2021-02-08勞動者在安全生產方面有哪些權利
2021-02-09強制調崗可以不上班嗎
2021-01-28出租人拒絕維修水管,該怎么辦
2020-12-15勞動爭議調解的程序
2021-02-16違反壽險免責條款會有什么后果
2020-12-31建筑工程保險的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