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如果觸犯了法律,有一些違法亂紀的事情,是會被國家的公訴機關所追訴。但是我國的刑事訴訟法酌定不起訴的情況也是有的,下面我會為的大家介紹一下我國的刑事訴訟法酌定不起訴的情況有哪些,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一、什么是酌定不起訴
酌定不起訴,又稱相對不起訴或裁量不起訴。是檢察官根據起訴便宜主義對自己擁有的訴權的舍棄而決定不起訴。我國現行的酌定不起訴的法律依據是刑事訴訟法第173條第2款規定:對于情節輕微,依照刑法規定不需要判處刑罰或免除刑罰的,人民檢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訴決定。對于酌定不起訴,犯罪嫌疑人不服的可以提起申訴。
二、哪些情況會酌定不起訴
酌定不起訴的,必須是犯罪情節輕微,依照刑法規定不需要判處刑罰或免除刑罰的,主要有以下幾點:1、犯罪嫌疑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犯罪,依照我國刑法規定應當負刑事責任,但在外國已經受過刑事處罰的;2、犯罪嫌疑人又聾又啞,或者是盲人的;3、犯罪嫌疑人因防衛過當或緊急避險超過必要限度,并造成不應有危害而犯罪的;4、為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5、在犯罪過程中自動終止或自動有效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6、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輔助作用的;7、被脅迫誘騙參加犯罪的;8、犯罪嫌疑人自首或自首后立功的;9、犯罪輕微又自首的或犯罪較重而有立功表現的。
三、為什么會有酌定不起訴
刑事訴訟法是指國家制定或認可的調整刑事訴訟活動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調整的對象是公、檢、法機關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揭露、證實、懲罰犯罪的活動。它的內容主要包括刑事訴訟的任務、基本原則與制度,公、檢、法機關在刑事訴訟中的職權和相互關系,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的權利、義務,以及如何進行刑事訴訟的具體程序等。酌定不起訴,從效率上可以節約司法資源,提高效率。
總的來說,刑事訴訟法酌定不起訴是給在犯罪邊緣的人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這樣當事人不用和公訴人對簿公堂,不會再履歷中留下太嚴重的污點。這是我國刑事案件審判進步的表現,有利于體現法律的教育作用。如果遇到類似問題,可以咨詢相關的律師。
法定不起訴和酌定不起訴的情形分別是什么?
刑事訴訟律師費用大概是多少
2020年刑事訴訟法解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撤銷行政許可需要聽證嗎
2020-12-08沒有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工傷可以認定嗎
2021-02-25財產保全還需要自己抵押什么嗎
2020-11-28交通精神賠償最高限額是多少
2020-12-13價格欺詐的消費者的賠償標準
2020-11-15商品房未得房產證能否過戶
2021-02-27反擔保合同期限屆滿反擔保人還需要承擔責任嗎
2020-12-16孩子商場受傷賠償有哪些相關內容
2020-12-07幼兒園中層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1-03-14飛機延誤賠償險標準
2021-03-21飛機延誤多少時間賠償
2021-02-21保險人未明確說明的免責條款是否無效
2020-11-20保險合同生效有什么含義
2020-12-09人身保險合同代簽效力
2021-02-20失業保險基金情況是誰監督
2020-11-13工廠火災保險能全賠嗎
2021-01-06保險合同成立后能否退保
2021-01-27免賠額與不計免賠是什么意思
2021-03-21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原則有哪些,以及有哪些方式
2020-11-18土地承包權可以繼承嗎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