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刑訴法是前幾年綜合了各個方面的建議,并且反復的研究才通過的法案。大家都知道刑訴法中規定了不予立案的內容,那么,新刑訴法不予立案的法律依據是什么?不予立案的情況又有哪些?這些就是小編接下來要討論的內容,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新刑訴法不予立案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1、第十五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
(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2、根據刑事訴訟法第86條的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于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應當按照管轄范圍,迅速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應當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不予立案。這一規定說明,立案必須具備兩個條件:
(一)、事實條件,即有犯罪事實或犯罪嫌疑人 有犯罪事實,是指有被客觀、真實的證據所證明的危害社會的犯罪行為的存在,包括犯罪的預備、實施、未遂、中止和既遂,但是,這不意味著證實犯罪的證據需要確實充分,但也不應是辦案人員憑估計、猜測得出的結論。這里所指“有犯罪事實”,主要是指犯罪事件已經發生,即有犯罪的客體和客觀要件;而對犯罪主體和犯罪主觀方面的查明則不是立案的必要條件,而是立案后需要進一步查清的問題。因此,此時的證據并不要求達到充分的程度,也不要求一定要查獲犯罪人,更不要求查明全部案件的事實和情節。
(二)、法律條件,即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立案追究的行為,必須是具有社會危害性和刑罰應罰性的行為,只有當這種犯罪事實確需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時,才予以立案。 刑事訴訟法第15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
(1)、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通過劃清罪與非罪的界限,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
(2)、犯罪己過追訴時效期限的。我國刑法對追訴時效作了明確的規定,在立案過程中理應遵守執行。
(3)、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特赦是國家對某些犯罪或者特定的犯罪人免除刑罰的一部或全部的措施。已經赦免得罪行,不應立案追究。
(4)、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告訴才處理的案件,屬于刑事自訴案件,被害人依法享有決定是否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的自主權。
(5)、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死亡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死亡的,刑事責任的承擔者已不存在,再追究死者的刑事責任已沒有意義,故不予立案。
(6)、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如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時所造成的危害結果不負刑事責任。
近年來,我們國家刑事案件時有發生,但是當我們向法院申請的時候會有不予立案的情況,由此可見,法院立案是有一定的條件的,同樣的,不予立案也是有一定條件的。那么,以上就是新刑訴法不予立案的法律依據,希望可以警醒大家,遵紀守法。
不予立案的理由有哪些?法院應當立案的情形有哪些
關于公安機關不予立案時的法律監督問題
民事不予立案的條件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安全生產法規定從業人員有權拒絕什么
2021-01-19夫妻財產約定效力是什么
2021-03-17探望權如何中止
2020-11-20離婚后孩子的探望權如何行使
2020-12-17管轄小結
2021-02-28交通事故全責賠償和標準
2021-03-15強制執行申請書要附財產線索嗎
2021-03-22如何選擇合適的中介,選擇房屋中介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31小產權房改名有效嗎
2021-02-25物業有權利拆除違建嗎
2021-03-12勞動關系與勞務關系如何區別
2021-01-11工資里包含競業限制費是否合理
2020-11-13定期和終身壽險有什么區別
2020-11-14投保車型與實駕車型不符,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7船舶觸碰碼頭設施的侵權責任和損害數額確認的新思路
2021-01-30惡意重復保險該不該賠
2021-03-23對方酒后駕駛保險公司會不會賠付
2021-02-06保險合同的訂立需經過哪些階段
2021-01-22掛車事故沒保險怎么辦
2021-01-08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制度探討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