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法是規定和約束我國公檢法部門刑事訴訟活動的法律,主要作用是為刑法保駕護航,保證刑法確實能夠起到懲治犯罪、維護國家和社會公眾安全的目的,由此可見刑事訴訟法的重要意義,了解刑事訴訟法的規定也很有必要,刑訴法司法解釋155條是什么?
一、刑訴法司法解釋155條是什么?
最高人民法院以法釋[2012]21號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以下簡稱刑訴法解釋),第155條第二款規定,“犯罪行為造成被害人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付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被害人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等費用;造成被害人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等費用。”為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給出了一個可予支持的范圍。從其羅列的各種項目看,參照民法通則(1986年)第119條、侵權責任法(2009年)第16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03年,以下簡稱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第17條等法條的表述形式與順序看,該款規定徹底排除了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和被撫養人生活費(以下簡稱“三項賠償”),法官在辦理案件時也是明確告知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原告及其代理人“最好與被告協商,如果協商不成,法院不會判決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和被扶養人生活費”、“與刑事案件一并判決時不會判,單獨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時也不會判”。按照上述規定,辦案法官這種告知是正確的。
筆者以為,無論從我國立法目的、法律體系、價值取向、社會效果還是比較法等多角度看,刑訴法解釋第155條第二款之規定均屬于解釋者(或稱立法者,因為制定有權解釋也是一種立法行為)有意放棄“三項賠償”形成的“盲區”,而不是有意或無意遺漏形成的“法律漏洞”。其在刑事訴訟法限縮了“經濟損失”文義許可范圍的基礎上作出了進一步限制。與現行刑法、刑事訴訟法的立法目的與任務,與立法者于立法當時確立的價值取向以及所要追求的社會效果是不相符合的。
明確限制了法律中經濟損失的許可范圍,使得經濟損失的定義不至于太過空泛和籠統。刑訴法司法解釋是對刑事訴訟法的補充說明和解釋,在對刑訴法有所疑問時可以參考司法解釋的相關內容。
?最新刑事訴訟法解釋
?新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的內容
?新刑事訴訟法證據規則有哪些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年最新全國各省市消費者協會投訴電話及地址是什么
2021-01-10法院出的調解書無法執行怎么辦
2020-12-18執行死刑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1-01-25因是否存在勞動關系發生爭議,由誰承擔舉證責任
2021-02-22買受人遲延受領貨物造成貨物變質的,風險誰來承擔
2021-01-07房子70年產權到期后怎么辦?民法典草案規定:自動續期,可免費?
2020-11-07兩年勞動合同的試用期是多久
2021-01-13自駕車死亡意外保險陪不賠
2021-01-01保險合同是否為有名合同,有哪些內容
2021-03-03保險糾紛非訴和解案
2021-02-03保單是否為保險合同成立的必要條件
2020-11-13保險公司賠付達不到死者家屬怎么辦
2021-01-25機動車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向誰索賠,索賠的流程
2020-11-24保險代理人騙領客戶保險金構成何種犯罪
2021-01-28怎么做公眾責任險的風險評估
2020-11-27關于印發《上海外資保險機構暫行管理辦法》的通知
2020-12-24建筑施工企業雇主責任保險條款
2020-12-19保險理賠申請材料
2021-01-05怎么爭取到合理的高鐵拆遷補償
2021-02-02房屋拆遷中,評估報告有期限嗎,多長時間有效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