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法制化程度在不不斷的增強,人們對于法律的依賴性也在不斷的增強,因為法律是保護每一個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刑事訴訟法就是一部重要的法律,在起訴的環節中要依法進行,才能維護自己的權益,那刑訴法辨認的規定是什么?下面就對此問題進行詳細的介紹。
一、刑訴法辨認的規定是什么?
依據辨認標準的不同,辨認可以分為不同的種類。
1、根據辨認對象的不同,可以分為人身辨認、照片辨認、物品辨認、場所辨認以及尸體辨認。
2、根據辨認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為“一對一”辨認和混雜辨認。其中混雜辨認中又包括了對照片、物品的混雜辨認以及對嫌疑人的列隊辨認。
3、根據辨認主體的不同,可以分為被害人辨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辨認以及證人辨認。
4、根據辨認階段的不同,可以分為偵查辨認和法庭辨認。
辨認筆錄一直當做證據使用,但他屬于法定證據形式的哪一種一直不明確。有人認為,被害人的辨認筆錄屬于被害人陳述,犯罪嫌疑人的辨認筆錄屬于犯罪嫌疑人供述,證人的辨認筆錄屬于證言。新《刑事訴訟法》把辨認筆錄規定為一種獨立的證據形式。
雖然辨認作為一種行之有效的證明方法在偵查和審判實踐中被廣泛使用,辨認筆錄作為法定的證據種類亦被新修改的刑事訴訟法所確認,但是我國立法有關辨認程序的規范卻付之闕如。由于1996年刑事訴訟法沒有作出相關規定,在實踐中,對人和物的辨認無法可依,導致偵查人員在組織辨認時做法不一,辨認結果的隨機性很強,缺乏客觀性。
為了彌補立法上的空白,公安部、最高人民檢察院分別在《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和《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中對辨認程序作出了相應規定。
二、1998年公安部出臺的《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對辨認做出如下規定:
第二百四十六條 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的時候,偵查人員可以讓被害人、犯罪嫌疑人或者證人對與犯罪有關的物品、文件、尸體、場所或者犯罪嫌疑人進行辨認。
對犯罪嫌疑人進行辨認,應當經辦案部門負責人批準。
第二百四十七條 辨認應當在偵查人員的主持下進行。主持辨認的偵查人員不得少于二人。
組織辨認前,應當向辨認人詳細詢問辨認對象的具體特征,避免辨認人見到辨認對象。
第二百四十八條 幾名辨認人對同一辨認對象進行辨認時,應當由辨認人個別進行。
第二百四十九條 辨認時,應當將辨認對象混雜在其他對象中,不得給辨認人任何暗示。
辨認犯罪嫌疑人時,被辨認的人數不得少于七人;對犯罪嫌疑人照片進行辨認的,不得少于十人的照片。
第二百五十條 對犯罪嫌疑人的辨認,辨認人不愿意公開進行時,可以在不暴露辨認人的情況下進行,偵查人員應當為其保守秘密。
第二百五十一條 辨認經過和結果,應當制作《辨認筆錄》,由偵查人員簽名,辨認人、見證人簽字或者蓋章。
2012年最高人民檢察院出臺的《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對辨認做出如下規定:
第二百一十條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的時候,檢察人員可以讓被害人、證人和犯罪嫌疑人對與犯罪有關的物品、文件、尸體進行辨認;也可以讓被害人、證人對犯罪嫌疑人進行辨認,或者讓犯罪嫌疑人對其他犯罪嫌疑人進行辨認。對犯罪嫌疑人進行辨認,應當經檢察長批準。
第二百一十一條辨認應當在檢察人員的主持下進行。在辨認前,應當向辨認人詳細詢問被辨認人或者被辨認物的具體特征,禁止辨認人見到被辨認人或者被辨認物,并應當告知辨認人有意作假辨認應負的法律責任。
第二百一十二條幾名辨認人對同一被辨認人或者同一物品進行辨認時,應當由每名辨認人單獨進行。必要的時候,可以有見證人在場。
第二百一十三條辨認時,應當將辨認對象混雜在其他人員或者物品之中,不得給予辨認人任何暗示。辨認犯罪嫌疑人時,受辨認人的人數不得少于五人,照片不得少于五張。辨認物品時,同類物品不得少于五件,照片不得少于五張。
第二百一十四條辨認的情況,應當制作筆錄,由參加辨認的有關人員簽名或者蓋章。
第二百一十五條人民檢察院主持進行辨認,可以商請公安機關參加或者協助。
辨認多少由公安機關主持進行的,少數由檢察院主持進行,法官和律師只能見到辨認筆錄,無法見到辨認的經過。
我們知道刑事訴訟法對于辨認的規定是比較詳細的,辨認在處理案件的時候是比較重要的,通常辨認的種類很多,有人身辨認、照片辨認、場所辨認等,辨認的主要目的就是來證明事件的真相能夠保障受害者的權益不受損失。
2020最新刑事訴訟法全文
新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的內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股權眾籌融資的概述
2020-12-29擔保公司搶車警察追回的案例分析
2021-03-14被正式批捕就一定會判刑嗎
2020-12-26婚前協議公證的意義協議有哪些具體內容
2020-11-20老公有語言暴力可以離婚嗎
2021-01-13撫養費數額如何確定,撫養費包括哪些費用
2021-01-20如何打交通事故官司
2021-01-13準予離婚調解書不服怎么辦
2020-12-22離婚證據幾年有效
2020-12-22合同無效擔保人還要承擔責任嗎
2020-11-11小產權房的物權轉移的生效要件是什么
2021-02-13待崗期間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0-12-16勞動者加班的不同薪酬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05如何理解定期壽險
2021-01-14產品責任險的特點有哪些
2021-03-19飛機因天氣原因延誤有賠償嗎
2021-02-10被保險人違反保險事項 保險人不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0主合同、保證合同與保證保險合同能否合并審理
2021-02-21保險公司賠付交通費嗎
2020-12-20保險受益人指定和法定有什么區別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