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辯護人,我們通常會想到律師,因為在我們的認知中,辯護人基本上和律師的概念是等價的,在司法解釋中,辯護人是否只有律師呢?如果不是,可以成為辯護人的人都有哪些呢?今天小編向大家普及的就是刑事訴訟法解釋辯護人的范圍。
一、 刑事訴訟法解釋辯護人的范圍
辯護人不是 只有律師的。
根據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1979年7月1日通過 1996年3月17日八屆人大四次會議修正 同日公布 自1997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三十二條【辯護方式和辯護人范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辯護權以外,還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為辯護人。下列的人可以被委托為辯護人:
(一)律師;
(二)人民團體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單位推薦的人;
(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監護人、親友。 正在被執行刑罰或者依法被剝奪、限制人身自由的人,不得擔任辯護人。
《最高人民法院刑訴法解釋》(法釋〔1998〕23號 1998年9月2日發布 自1998年9月8日起施行) 第三十三條人民法院審判案件過程中,應當充分保證被告人行使刑事訴訟法第三十二條規定的辯護權利。但下列人員不得被委托擔任辯護人:
(一)被宣告緩刑和刑罰尚未執行完畢的人;
(二)依法被剝奪、限制人身自由的人;
(三)無行為能力或者限制行為能力的人;
(四)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監獄的現職人員;
(五)本院的人民陪審員;
(六)與本案審理結果有利害關系的人;
(七)外國人或者無國籍人。
前款第(四)、(五)、(六)、(七)項規定的人員,如果是被告人的近親屬或者監護人,由被告人委托擔任辯護人的,人民法院可以準許。
第三十四條律師、人民團體、被告人所在單位推薦的公民以及被告人的監護人、親友,被委托為辯護人的,人民法院應當核實其身份證明和辯護委托書。
第三十五條一名被告人委托辯護人不得超過兩人。在共同犯罪的案件中,一名辯護人不得為兩名以上的同案被告人辯護。
第四十七條當事人委托訴訟代理人應當參照刑事訴訟法第三十二條和本解釋第三十三條的規定執行。
辯護人是指收到被告或法院委托指定,幫助被告維護其合法權益的人,并不是只有律師可以成為辯護人,其它的辯護人還有人民團體和犯罪嫌疑人的親友等。我國法律對于辯護人的范圍作出了劃定,希望讀完本文后。
誰有權委托辯護人,什么人可以委托辯護人
刑事案件怎樣請律師做辯護人
犯罪人什么時候可委托辯護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法律規定哪些財產不可作于抵押
2021-03-14交通事故是否為必要共同訴訟
2021-02-19倒簽合同存在哪些風險
2021-03-26贈與人可以自由撤銷贈與嗎
2020-12-11申請破產清算需要交訴訟費嗎
2020-12-10可以單獨簽訂試用期合同嗎
2021-01-15約定競業限制費按年度支付有效嗎
2020-12-27競業限制糾紛屬于勞動爭議嗎
2020-11-28勞務外包的范圍有哪些
2020-12-03各類保險公司償付能力額度主要包括哪些
2021-03-11航空意外險是否需要購買
2020-12-03海洋貨物運輸保險案例:貨運保險糾紛案
2021-03-10保險合同變更中的關鍵詞主要包括了哪些
2020-11-12投保前最關心的有哪些事
2021-03-26各種事故保險理賠詳細程序
2020-11-30簽訂保險合同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8對保險公司注冊資本如何要求的
2021-02-02保險法基本原則以及作用是什么
2020-11-18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2020-12-07施工承包合同爭議的解決方式有哪些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