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自從新中國建立以來一直是法治社會,而在法治社會中人民的法律意識在不斷的提高。刑事訴訟法是保障公民權益的重要的法律,其中內容包含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可謂是范圍極其廣,這其中有對證明對象的具體說明,很多人可能不是很清楚,那刑事訴訟法的證明對象是什么?下面就詳細介紹。
一、證明對象是指訴訟中必須用證據加以證明的案件事實。最高法院《解釋》第52條規定:“需要運用證據證明的案件事實包括:
(一)被告人的身份;
(二)被指控的犯罪行為是否存在;
(三)被指控的行為是否為被告人所實施;
(四)被告人有無罪過,行為的動機、目的;
(五)實施行為的時間、地點、手段、后果以及其他情節;
(六)被告人的責任以及與其他同案人的關系;
(七)被告人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有無法定或者酌定從重、從輕、減輕處罰以及免除處罰的情節;
(八)其他與定罪量刑有關的事實。”
特別關注:概括起來,刑事訴訟證明對象包括實體法方面的事實和程序法方面的事實兩大類。
二、 實體法方面的事實主要有:
(1)有關犯罪構成要件方面的事實;
(2)作為從重或者從輕、減輕、免除刑事處罰的事實;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個人情況和犯罪后的表現。
程序法方面的事實主要有:
(1)關于回避的事實;
(2)影響采取某種強制措施的事實;
(3)關于耽誤期限是否有不能抗拒的原因等事實;
(4)違反法定程序的事實。
證據本身不是刑事訴訟證明的對象。
三、特別關注:檢察院《規則》第334條規定,在法庭審理中,下列事實不必提出證據進行證明:
(1)為一般人共同知曉的常識性事實;
(2)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所確認的并且未依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理的事實;
(3)法律、法規的內容以及適用等屬于審判人員履行職務所應當知曉的事實;
(4)在法庭審理中不存在異議的程序事實;
(5)法律規定的推定事實
民法總則中新的有關規定是什么民法總則并不是十全十美,也是在不斷的發現問題,不斷的改善和修改。目的就是能讓所有人的合法權得以保障,用證據加以證明的案件事實就是所謂的證明對象,目的就是在保障法律的公正性。
刑事訴訟上訴期限是幾天
刑事訴訟中舉證責任由誰承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城中村拆遷安置可以要求原地回遷嗎
2020-11-25兩個自然人可以成立公司嗎
2021-02-15商標注冊申請的補正時限要求有哪些
2021-01-25集體所有的不動產和動產包括什么
2020-12-16非婚生子女的準生證如何辦理,非婚生子女如何認領
2021-01-11外嫁女是否有權利分得土地補償款
2021-01-202020年領結婚證要交二胎押金嗎
2021-01-18婚姻自由與婚姻自主權有沒有區別
2021-03-10民事法律行為的有效條件需要哪些
2021-02-19北京長期員工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07哪種情況下必須通過訴訟程序才能離婚
2021-01-01擔保人免除法律責任的條件有哪些
2021-03-10大學生在校外自殺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08農村違建房子罰款多少
2020-11-13簽訂購房合同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12二手房中介買賣糾紛有哪些
2020-12-10什么是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
2021-01-26在什么情況下可簽勞務合同
2020-12-27勞務承攬與勞務外包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1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