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法是國家對于刑事案件進行訴訟審理的基礎法律,其中包含了很多條款,針對不同的刑事犯罪具有較強的概括性。刑事訴訟法在審理刑事犯罪,保障受害人權益方面有著重要意義。那么,刑訴法第九十三條釋義是怎樣的? 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整理一下相關的知識,與大家分享一下。
一、刑法解釋第九十三條【國家工作人員定義】
第九十三條 本法所稱國家工作人員,是指國家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 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和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從事公務的人員,
二、關于國家工作人員定義的釋義
本條規定的“國家機關”,是指國家的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司法機關以及軍事機關。國家機關是依據憲法和法律設立的,依法承擔一定的國家和社會公共事務的管理職責和權力的組織。一般而言,國家機關的性質是比較容易確定的,但由于我國目前正在進行政治、經濟體制的改革,改革中出現的一些特殊情況需要加以特別注意。比如目前有些機關在編制上屬于事業編制而不是行政編制。如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雖然其編制屬于國有事業單位,但實際上行使了國家機關的職責,依照法律對全國證券市場進行統一監管,并具有行政處罰權。有的國家機關內部既包括一部分行政編制,又含有一部分事業編制,而且各地的具體做法也不盡相同。比如有的地方的房地產管理局、技術監督局、工商所等整建制的屬于事業編制。有的地方的原國家商檢部門改為商檢公司等等。對于這些組織是否屬于國家機關,實踐中存在不同認識。國家機關的設立和對國家機關中工作人員的編制管理是性質不同的兩個問題,因此只要是依法設立的行使一定國家管理職權的組織就是國家機關,至于組織人事部門在編制上對其是按照行政編制還是事業編制進行管理,并不影響其作為國家機關的性質。“從事公務的人員”,是指在上述國家機關中行使一定職權、履行一定職務的人員。在上述國家機關中從事勞務性工作的人員,如司機、門衛、炊事員、清潔工等勤雜人員以及部隊戰士等,不屬于國家工作人員范疇。
“以國家工作人員論”,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一是在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這里規定的“從事公務的人員”,是指在公司、企業等單位中具有經營、管理職責,或履行一定職務的人員,在公司、企業等上述單位中不具有管理職責的一般工人,臨時工等其他勤雜人員,不屬本條規定的從事公務的人員。
二是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從事公務的人員。“委派”主要是指在一些具有國有資產成分的中外合資企業、合作企業、股份制企業當中,國有公司、企業或其他有關國有單位為了行使對所參與的國有資產的管理權,而派駐的管理人員。這里也包括有的國家機關、國有事業單位委派一些人員到非國有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
三是其他依照法律從事公務的人員,這些人雖不是上述單位的人員,但依照法律規定從事國家事務工作的人員。在認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身份的問題上,實踐中存在不同認識。一種觀點可稱為“身份論”,即只有依照法定程序任命,具有國家工作人員身份的人才屬于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另一種觀點可稱之為“職責論”,這種觀點認為,一般情況下國家工作人員是指上述具有正式國家工作人員身份的人,但是在特殊情況下,一些雖不具正式國家工作人員身份的人員,如果因臨時委托、授權等法律上的原因而實際上依法承擔了國家事務的管理職責的,應當認定其依法履行該職責時,應作為國家工作人員看待,如果有瀆職等犯罪行為的,應依法追究相應的刑事責任。顯然,“職責論”更符合刑法的立法本義,也更符合我國目前的實際情況。
因此對于那些雖不具有正式的國家工作人員身份,但因委托等法定原因實際享有國家工作人員的管理職權的人員,應當以國家工作人員論。如協助人民政府從事行政管理事務的村委會等村基層組織人員,受委托看管犯人的獄醫等人員,只要實際負有國家管理職責的人員在依法履行相應的職責的過程中有瀆職、濫用職權等行為,均應以國家工作人員論,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相應的刑事責任。2001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專門對刑法第九十三條規定的“依照法律從事公務的人員”作了立法解釋,規定,村民委員會等村基層組織人員協助人民政府從事下列行政管理工作。
屬于刑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規定的“其他依照法律從事公務的人員”:
1、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款物的管理;
2、社會捐助公益事業的款物的管理;
3、國有土地的經營和管理;
4、土地征用補償費用的管理;
5、代征、代繳稅款;
6、有關計劃生育、戶籍、征兵工作;
7、協助人民政府從事其他行政管理工作。
“以國家工作人員論”的人員從國家政治體制改革的長遠發展看,政企分開以后,本身不應屬于國家工作人員,但從目前的實際情況出發,這樣規定有利于防止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有利于懲罰犯罪。
綜上所述,刑事訴訟法對國家工作人員的釋義是指在國家政府單位或者國有控股企業從事管理、經營的工作人員,或者是國家委派到企事業單位從事管理的人員。刑事訴訟法做了詳細的解釋。刑訴法第九十三條對國家工作人員的釋義是怎樣的?以上就是小編對問題的回答。
刑事訴訟法解釋第155條規定
新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的內容
最新2020年刑事訴訟法解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份有限公司股東的主要權利有哪些
2021-02-19知識產權合同審核流程是什么
2021-01-15為什么近年來中國夫妻離婚率在不斷的上升
2020-12-13哪些霸王條款購房時應該注意
2021-01-24用人單位如何采取措施用法律手段裁員
2021-02-13競業限制合同無章有效嗎
2021-02-27勞動合同、勞務合同和聘用協議書的區別
2021-01-10超過60歲是否存在勞動關系
2021-02-10壽險理賠的材料和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5投保人購買人身保險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嗎
2021-02-10人身保險糾紛可以起訴嗎
2021-02-01"保險受益人”空白 忽略保單細節引發爭議
2020-12-20為員工購買保險算工資福利嗎
2021-03-14避免保險合同糾紛應該注意些什么
2020-11-23哪些情況投保人需如實告知
2020-12-04職工在工作中自殺身亡的,能認定為工傷嗎
2020-12-02保險代理人的職能有什么
2021-01-03如何認定保險責任
2020-12-09保險問答:孕婦能不能投保?
2020-12-13土地轉讓流程,在農村是怎樣的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