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司法實踐中,人民法院針對訴訟案件,在接到訴訟后符合審理條件的,一般都是要進行開庭審理的。但是有時或許會出現新的人證物證,當事人的一方可能就會申請延期審理。一般法院受理案件都有一定期限,那么法院延期審理的期限是多久呢?下面律霸小編為你解答。
一、延期審理的簡單介紹
定義:延期審理,是指人民法院在已經確定開庭審理日期后,或者在開庭審理過程中,由于出現某種法定事由,使開庭審理不能如期進行,或者已經開始的庭審無法繼續進行,從而決定推延審理的一種訴訟制度。延期審理只能發生在開庭審理階段,延期審理前已進行的訴訟行為,對延期后的審理仍然有效。但延期的時間不計算在審理期限內。
二、延期審理期限是多久?
刑事案件:延期審理不超過1個月;刑事附帶民事案件:延期審理不超過2個月;民事案件:延期審理不超過9個月。
三、申請延遲開庭的法律依據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132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開庭審理:
(一)必須到庭的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有正當理由沒有到庭的;
(二)當事人臨時提出回避申請的;
(三)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據,重新鑒定、勘驗,或者需要補充調查的;
(四)其他應當延期的情形。
2、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98條,遇有下列情況之一,影響審判進行的,可以延期審理;
(一)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物證,重新鑒定或者勘驗的;
(二)檢察人員發現提起公訴的案件需要補充偵查,提出建議的;
(三)由于申請回避而不能進行審判的。
四、法院審理案件的期限
1、法院延期開庭受審限的限制,從立案之日起到審結完畢的時間不能超過《民事訴訟法》的第一百四十九條和第一百六十一條規定;
2、法律依據:
1) 《民事訴訟法》(2012修正)第一百四十九條,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準。
2)《民事訴訟法》(2012修正)第一百六十一條,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總之,法院延期審理是原被告雙方可以申請的,一般是在開庭審理階段。法院裁定延期審理后,延期時間不計算在審理期限內,且延期之前的審理對整個案件仍然有效。以上,就是小編就“延期審理的期限”做出的相關介紹,如果大家還有相關方面需要了解的,可以咨詢律霸在線專業律師。
延期審理申請書的格式是怎樣的
刑事訴訟延期審理的情形包括哪些
什么情況下可以延期審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國家精神損失賠償法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30申請立案執行要交費嗎
2020-12-27交通事故中兩人受傷是否分別訴訟
2020-11-30支票日期填寫規范是什么
2020-12-08宅基地贈與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1-03-10公示催告申請后幾天催告
2020-12-05離婚時能否要求男方歸還婚前借款
2020-11-18什么是探視權,怎么終止探視權
2021-03-11股東變更前的債務與新股東有關系嗎
2021-02-14能夠引發合同之債的有哪些情形
2020-12-17賣家是否要按約付中介費
2021-02-21單位支付員工工資的時間
2021-01-03合同變更競業限制還有效嗎
2021-01-16勞務外包繳納什么稅
2021-01-05個人雇主拖欠農民工工資怎么辦
2020-11-30現金價值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24保險合同變更的效力是怎么樣的
2020-12-19重復保險如何賠付
2021-02-08車門跌落傷人是否構成道路交通事故?
2021-02-03從一起賠案看保險公估的幾個法律問題
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