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岳西縣律師 江源區律師 啟東律師 隆德縣律師 寧城縣律師 紅山區律師 包頭律師
現在隨著我國公民對于風險意識的防范已經越來越高,所以導致我國的保險公司在發展的過程當中尋求到了很多的市場商機,大家能夠想象得到的保險類別基本上都有被保險公司開發。我國對于保險行業的監督和管理,主要是用于保險法。其中也明確規定了保險原則的這一問題。
一、我國規定的保險原則應該是怎樣的?
1、保險利益原則
保險利益是指投保人對保險標的具有的法律上承認的利益。
保險利益原則是指在簽訂保險合同時或履行保險合同過程中,投保人和被保險人對保險標的必須具有保險利益的規定。
2、最大誠信原則
最大誠信是指當事人真誠地向對方充分而準確的告知有關保險的所有重要事實,不允許存在任何虛偽、欺瞞、隱瞞行為。
最大誠信原則是指保險合同當事人訂立合同及合同有效期內,應依法向對方提供足以影響對方做出訂約與履約決定的全部實質性重要事實,同時絕對信守合同訂立地約定與承諾。
3、近因原則
近因是指在風險和損失之間,導致損失的最直接、最有效、起決定作用的原因,而不是指在時間上或空間上最接近的原因。近因原則是指在風險與保險標的損失關系中,如果近因屬于被保風險,
保險人應負賠償責任;近因屬于除外風險或未保風險,則保險人不負賠償責任。
4、損失補償原則
損失補償原則是指保險合同生效之后,當保險標的發生保險責任范圍內的損失時,通過保險賠償,使被保險人恢復到受災前的經濟原狀,但不能因損失而獲得額外收益。
二、保險 (契約經濟關系)
保險(Insurance或縮寫為insur),本意是穩妥可靠保障;后延伸成一種保障機制,是用來規劃人生財務的一種工具,是市場經濟條件下風險管理的基本手段,是金融體系和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的支柱。
保險[1] ,是指投保人根據合同約定,向保險人支付保險費,保險人對于合同約定的可能發生的事故因其發生所造成的財產損失承擔賠償保險金責任,或者被保險人死亡、傷殘、疾病或者達到合同約定的年齡、期限等條件時承擔給付保險金責任的商業保險行為。
從經濟角度看,保險是分攤意外事故損失的一種財務安排;從法律角度看,保險是一種合同行為,是一方同意補償另一方損失的一種合同安排;從社會角度看,保險是社會經濟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生產和社會生活“精巧的穩定器”;從風險管理角度看,保險是風險管理的一種方法。
相信大家能夠看出來,保險原則總體來說包括以上四個部分,比如誠信,損失補償等原則,可是如果要細分到各個不同類別的保險的話,每一種保險項目都有著不同的保險原則。平時在生活當中大家購買保險的時候,一定要結合自己的實際需求和經濟能力,購買一份真正合適自己的保險是有利無弊的。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發布《社會保險費征繳監督檢查辦法》
男性生育保險報銷多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東的個人財產和公司財產的區別
2020-11-11彩禮錢屬于女方個人還是夫妻共同財產
2020-12-30房產抵押注銷后還能調取嗎
2021-01-16有購房合同但是沒有房產證可以保全嗎
2020-12-15去境外務工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0-12-09軍人病退的規定是怎么樣的
2021-03-20保險公司最多可以賠償的費用是多少
2020-12-18保險合同如果要撤銷要怎么做
2020-11-17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三)
2021-02-20人身保險合同代簽效力
2021-02-20交通全保險怎么賠償
2021-03-17收費停車場車被劃 保險公司不賠償應找保管人
2021-01-16法律對于土地承包權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7劃撥土地出讓金如何計算
2021-01-10上市公司拆遷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1-01-172020年農村拆遷補償標準將會有哪些變化
2020-11-21拆遷補償按土地面積算嗎
2020-12-28政府搬遷補償款如何做賬務記錄
2020-12-03商業拆遷的補償會高一些嗎
2021-01-14國務院拆遷政策解讀
20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