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刑事訴訟是怎樣判定的?其中相關的刑事訴訟舉證責任又是怎樣的?本文將會為大家詳細帶來其中相關的知識進行解讀,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我國刑事訴訟法中舉證責任的概念
舉證責任又稱證明責任,是各種訴訟中各國普遍承認和運用的一項訴訟制度,該制度的目的在于,解決在訴訟中的存在案件事實應當由誰提供證據加以證明的問題。刑事訴訟中的舉證責任就是公訴方和辯護方在審判期間向法庭提供證據,證明其主張的案件情況屬實的責任。在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43 條的規定“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察人員必須依照法律程序,收集能夠證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無罪、犯罪情節輕重的各種犯罪證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171條第二項的規定 “缺乏罪證的自訴案件,如果自訴人提不出補充證據,應當說服自訴人撤回自訴,或者裁定駁回。”對舉證責任的內容進行了相應的規定。
我國刑事訴訟中的舉證責任具有中國的特色。從上面的法條中可以看出,我國刑事訴訟中的舉證責任,是指由公安、司法機關以及特定的當事人負責的,提供有效地證據證明自己所主張的案件事實的責任。否則,其指控、認定或主張的案件事實將不能成立,而責任人也將承擔相應的后果。而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和長期的司法實踐,舉證責任可以分為公安司法機關收集證據、提供證據證明案件事實的責任,和法律所規定的部分當事人提供證據證明自己訴訟主張的責任。當事人的責任又分為被害人一方和被告人一方分別證明自己所持的案件事實的責任。由此可見舉證責任的性質是法律義務與法律后果的有機統一。
二、舉證責任的基本原則
(一)無罪推定原則
無罪推定,又可稱為無罪類推(與有罪類推相對應),簡單地說是指任何人在未經證實和判決有罪之前,應視其無罪。無罪推定所強調的是對被告人所指控的罪行,必須有充分、確鑿、有效的證據,如果審判中不能證明其有罪,就應推定其無罪。1997年10月1日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12條明確規定:“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這意味著,在法院依法判決之前,任何人都不處于有罪公民的地位。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被告人在被法院認定有罪前處于犯罪嫌疑人的地位,在被起訴后處于被告人的地位,而應避免將其視為“罪犯”;第二:在法庭審判過程中,提出證據證明被告人有罪的責任屬于公訴人或法律規定的當事人,被告人則不承擔任何義務證明自己有罪或無罪;第三:疑罪從無,即若公訴人不能提出確實充分的證據證實被告人的罪行,那么就只能判定被告人無罪。中國最高權力機關以立法的形式確認無罪假定原則決非偶然,而是符合刑事訴訟的客觀規律和現代文明國家司法程序的實際需要無罪推定原則的確立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既有利于維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權益,避免錯案冤案的發生,保障公民的法定權利;也有利于實現刑事司法公正及推動其他訴訟制度的完善和發展。是中國民主與法制建設的重要里程碑,因而具有重要意義。
(二)誰主張,誰舉證原則
在公訴刑事案件中,舉證責任一般是由公訴方承擔,在自訴刑事案件中,原告人即自訴人承擔舉證責任。而被告人不承擔任何舉證責任。在審判中,公訴方或原告方要向法庭提供確實充分的證據以證明其指控的犯罪事實屬實無誤,而且其證明的程度要達到法定的標準。而被告人既沒有義務向法庭證明自己有罪,也沒有義務向法庭證明自己無罪。也就是,被告人可以不向法庭提供任何證據證明自己所持的案件事實,僅對公訴方提出的證據進行質疑,即行使辯護權。被告人甚至可以不做任何辯護,法庭也不能因此就做出對被告人不利的判決。雖然被告人在審判中可以舉出證據證明自己無罪或罪輕。但是,這屬于法律賦予被告人的辯護權,是一項權利,而不是舉證責任。
三、舉證責任倒置
上述原則是舉證活動一般遵循的基本準則,但在具體司法實踐中我們會遇到特殊的刑事案件,比如巨額財產來源不明和非法持有型犯罪案件中由于證據的難以搜集等問題,控方難以找到足夠證據證明被告方有罪,此時法律規定舉證責任由被告方或者具體事實主張的相對方承擔,如被告方沒有足夠證據證明自己無罪則按法律規定以推定方式判定被告方有罪。這就是舉證責任的倒置,即在特殊情況下對舉證責任的特殊配置。舉證責任倒置一般都是由法律以推定的形式明確規定的,這一舉證方式適應的罪行少而且均是由刑法和刑事訴訟法明文規定。例如,我國刑法第395條規定:“國家工作人員的財產或者支出明顯超過合法收入,差額巨大的,可以責令說明來源。本人不能說明其來源是合法的,差額部分以非法所得論……”
但在舉證責任倒置的情況下,控方也不是完全沒有舉證責任的,而是分階段和情況承擔相應的舉證責任。例如,在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案件之中,公訴方要用證據證明被告人的財產明顯超過合法收入所得,且差額巨大,此時就完成了舉證責任。然后,案件中主要的舉證責任便倒置致被告人,由被告人承擔。如果被告人不能說明多出的財產的具體來源及其合法性,被告人就會面臨對自身不利的訴訟后果。
舉證責任的確立以及規范合法實施對于刑事訴訟的公正合法進行有著深遠的影響,有效地舉證是質證、認證最后進行判決的第一步,也是對刑事案件進行審判以維護社會治安穩定以及社會安全的重要內容。是刑事司法活動公正、合法的保障,對于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有著重要的意義。在立法和司法活動中應注重舉證的相應內容,為打擊刑事違法犯罪行為做好保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簽諒解書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5申請法律援助的一般條件與特殊條件
2020-11-19爺爺是否有權利把房子贈予孫子
2020-12-22先予執行能拍賣嗎
2021-01-09瀆職侵權犯罪構成要件
2021-01-10有撫恤金能辦理低保嗎
2020-12-09公司讓孕婦離職違法嗎
2021-02-26陜西西安競業限制補償金標準
2020-12-06飛機延誤一小時賠償嗎
2021-02-21保險合同生效的含義具體是怎樣的
2020-12-28哪些情況下可以變更保險合同的主體
2021-01-15妻子代簽的名這份人身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1-03-07對方全責保險理賠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26如何處理保險理賠爭議
2021-01-15保險賠償糾紛多,如何有效的解決保險賠償糾紛
2021-02-10投保車型與實駕車型不符,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7無證駕駛致人傷亡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10車禍后異地維修保險如何處理
2021-02-09保險違約如何去防范
2020-12-25法律對交強險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