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傷害判刑還賠錢嗎
故意傷害罪作為一種暴力型犯罪,被告人除了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外,也要對傷者進行民事賠償。
追究刑事責任并不能免除民事賠償,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
相關規定:
《侵權責任法》第十六條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刑法》關于故意傷害罪判刑后還用賠償嗎第三十六條 【賠償經濟損失與民事優先原則】由于犯罪行為而使被害人遭受經濟損失的,對犯罪分-子除依法給予刑事處罰外,并應根據情況判處賠償經濟損失。
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犯罪分-子,同時被-判處罰金,其財產不足以全部支付的,或者被-判處沒收財產的,應當先承擔對被害人的民事賠償責任。
二、故意傷害致人重傷的情形
我國刑法規定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非法損害他人身體的行為為故意傷害罪。故意輕傷的,不存在犯罪未遂問題,即行為人主觀上只想造成輕傷結果,而實際上未造成輕傷結果的, 不宜以犯罪論處。重傷意圖非常明顯,且已經著手實行重傷行為,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的,應按故意重傷(未遂)論處。
符和犯罪構成要件的行為人,在傷害故意支配下實施了傷害行為,造成他人身體傷害,達到輕傷程度的,即可認定為故意傷害罪的既遂。故意傷害造成重傷的,包含兩種情況:
1、行為人明顯只具有輕傷的故意,但過失造成重傷;
2、行為人明顯具有重傷的故意,客觀上也造成了重傷。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的,是典型的結果加重犯。故意傷害沒有致人死亡的,不得認定為故意傷害致死的未遂犯。
對故意傷害行為判刑,這是承擔刑事方面的責任。而因為故意傷害行為,給被害人造成了人身損害的,需要對其作出相應的民事賠償,這是民事方面的責任。二者互不影響。但如果在判刑之前,能夠積極的對傷者及其家屬作出賠償,爭取對方的諒解,那么法官在量刑處罰的時候可能會適當參考,然后對行為人從寬處罰。
故意傷害罪致人毀容判幾年
構成故意傷害罪可以自訴嗎?
故意傷害罪的成立條件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員工股權激勵解禁后多久能賣
2021-01-12代加工是否構成商標侵權
2021-02-19有家暴的婚姻按法律怎么處理
2021-02-02勞動工傷基本賠償項目是什么
2020-12-20加工承攬合同糾紛的管轄地怎么規定
2021-03-15離職時降工資合法嗎
2020-11-20違反競業限制會坐牢嗎
2020-11-10勞務分包需要交履約保證金合法嗎
2021-03-20勞動爭議中約定管轄條款是否有效
2020-11-13又一座僅供瞻仰的神龕——對《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解讀
2020-11-20拖欠農民工工資舉報不管怎么辦
2020-12-03自家車輛相碰三責險不賠償——三責險賠付范圍分析
2020-12-04短期健康保險與長期健康保險的區別
2021-01-14解釋保險合同條款應當遵循的原則有哪些
2020-11-20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
2021-01-07非法從事保險代理業務或者經紀業務應當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0-11-24我國保險法上受益人如何變更
2021-03-21誰為保險代理人惹的“禍”負責?
2020-12-07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基本原則有哪些
2020-11-19農村違建拆除程序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