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用卡詐騙罪獲刑是否還需償還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信息卡詐騙罪承擔刑事責任后,并不影響民事賠償責任,受害人可能提起民事訴訟,要求犯罪分子進行賠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十六條?【賠償經濟損失與民事優先原則】由于犯罪行為而使被害人遭受經濟損失的,對犯罪分子除依法給予刑事處罰外,并應根據情況判處賠償經濟損失。
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犯罪分子,同時被判處罰金,其財產不足以全部支付的,或者被判處沒收財產的,應當先承擔對被害人的民事賠償責任。
第一百九十六條?【信用卡詐騙罪】有下列情形之一,進行信用卡詐騙活動,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使用偽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的信用卡的;
(二)使用作廢的信用卡的;
(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
(四)惡意透支的。
前款所稱惡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超過規定限額或者規定期限透支,并且經發卡銀行催收后仍不歸還的行為。
盜竊信用卡并使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二、信用卡詐騙罪的犯罪構成
1、本罪侵犯的客體是信用卡管理制度和公私財產所有權。
2、本罪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采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利用信用卡騙取公私財物的行為。
3、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自然人可成為本罪的犯罪主體。
4、本罪的主觀方面是故意,而且是直接故意,行為人主觀上還必須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間接故意和過失犯罪不能構成本罪。在此應指出的是,在信用卡詐騙罪的各種行為中,行為人因行為不同,其犯罪故意 也各有其特定內容而不盡相同。例如,使用偽造的信用卡和使用作廢的信用卡進行詐騙犯罪的,行為人主觀上必須明知是偽造或者作廢的信用卡,否則,不能構成本罪。在信用卡透支的情況下,區分善意透支與惡意透支,也應當從行為人的故意內容來分析,如果行為人有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故意,則是惡意透支,反之,則是善意透支。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信息卡詐騙罪承擔刑事責任后,并不影響民事賠償責任,受害人可能提起民事訴訟,要求犯罪分子進行賠償。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患糾紛處理程序
2021-02-21在中國履行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合同的管轄權
2020-12-12行政處罰的管轄和適用
2020-12-08一般累犯會加重幾個月
2021-03-17新三板掛牌到上市需要多長時間
2021-03-14稅務機關可以公告送達稅務文書的情形
2021-01-02交通事故訴訟時效起算時間
2021-01-11不能忽視的購房小常識有哪些
2021-01-11車輛沒過戶怎么簽免責合同
2021-03-04離職之后三個月才給工資合法嗎
2021-01-21單位集資房能否私下轉讓
2021-02-14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
2020-12-07未簽訂勞動合同雙方合同關系是否繼續存在
2020-12-28終止勞動合同會發生哪些爭議
2021-01-15解除勞動合同之后多久生效
2020-12-17競業限制解除后是否要遵守保密協議
2021-03-21公司裁員如何賠償
2021-02-27不滿半年被裁員要怎么補償
2020-12-14壽險責任準備金的管理方法
2020-12-29保險合同要如何訂立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