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詐騙屬于經濟罪嗎
這個是屬于經濟的犯罪的,但是具體的還是要看詐騙的金額的多少來進行最后的確定,只要超過三千元以上的,就構成犯罪?,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最高法等三部門發布《關于辦理電信網絡詐騙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再度明確,利用電信網絡技術手段實施詐騙,詐騙公私財物價值3000元以上的可判刑,詐騙公私財物價值50萬元以上的,最高可判無期徒刑。
一、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11年4月8日起施行)的規定: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和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與“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可以結合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在前款規定的數額幅度內,共同研究確定本地區執行的具體數額標準,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備案。
二、《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罪】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公安機關一直在打擊,采取偵查破案、開展專項斗爭、組織全國性的專項行動,一直不停地在打擊,各種媒體,報紙、電臺、網絡都一直在宣傳,提醒老百姓不要上當受騙。為什么這個案件還越來越多,這確實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甚至也開展了一些專門的調研,到底原因在哪里。思考的結論是,一是隨著越來越多新技術的成熟和普及,騙子也與時俱進創新詐騙手段和詐騙方式;二是公眾的防范意識不強,不關心也不去了解日常生活中的詐騙典例,知道上當受騙后才后悔莫及;三是電信運營商以及互聯網運營商的監管存在漏洞,技術監測反應不及時;四是公安機關打擊犯罪的能力和水平還需要進一步提高,使防范犯罪的宣傳更加及時,更加有效,更加擴大宣傳的覆蓋面。
根據以上內容的相關回答可以得出,電信詐騙就是屬于經濟犯罪的一種,一般來講它會涉及到金額來進行確定最終的量刑標準,在發生的電信詐騙案件之后,應該盡快報案處理,如果您還有相關法律咨詢可以致電律霸網在線律師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損害責任糾紛起算點如何確定
2021-02-02企業員工試用期管理有哪些誤區
2021-01-16第三方支付代扣的流程是什么
2021-01-23醫療事故賠償計算公式是怎樣的
2021-02-24關于減刑的條件有哪些
2021-02-26表見代理與職務行為如何區分
2020-11-15賣方贈與的產品有瑕疵是否需要承擔責任如何劃分
2021-03-06母親死后兒子能向女兒追討贍養費嗎
2021-03-18交通事故鑒定責任還需要繳費嗎
2021-01-30大學生見習期權益應由誰來保障
2020-11-17合同規定“可根據需要進行調崗”是否有效
2020-12-18沒譜的保險:合同是廢紙一張
2021-01-21什么樣的人身保險合同無效
2020-12-23報案不及時擅離現場,查不清事故原因保險公司能否賠償
2021-03-05出車禍對方跑了保險可以拒賠嗎
2021-01-27企業財產保險的費率一般為多少
2021-03-16車子保險沒額度了能再買一份保險
2021-01-03非法從事保險代理業務或者經紀業務應當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0-11-24耕地,草地和林地的承包期限分別是多少
2021-01-26國家對拆遷安置有沒有統一政策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