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占罪與詐騙類罪的區別是什么
詐騙類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他人數額較大財物的一類行為,含詐騙罪、合同詐騙罪、金融詐騙罪等。侵占罪與詐騙類罪除在犯罪主體、告訴形式等方面存在差異外,在客觀方面還有區別:
(1)財物交付的原因不同,這是二者的關鍵區別。詐騙類罪是被害人在行為人的欺騙下形式上自愿地將財物交與行為人,即行為人對他人財物的支配及欺詐之果;而侵占罪則是被害人基于委托、信任等原因完全自愿地將財物交與行為人支配,并非行為人欺騙所致。
(2)危害行為不同。詐騙類罪的危害行為是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侵占罪則是非法占有、拒不退還。
(3)財物交付與犯意產生的時間關系不同,詐騙類罪被害人將財物交與行為人是在行為人產生犯意之后;侵占罪則是在犯意產生之前。
相關知識:侵占罪該如何認定
1、客體要件。本罪所侵害的客體是他人財物的所有權。本罪的犯罪對象為他人的交給自己保管的財物、遺忘物和埋藏物。
2、客觀要件。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將他人的交由自己代為保管的財物、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還的行為。
3、主體要件。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凡年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構成本罪。
4、主觀要件。本罪在主觀方面必須出于故意,即明知屬于他人交與自己保管的財物、遺忘物或者埋藏物而仍非法占為己有。過失不能構成本罪。構成本罪還必須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僅有故意而無非法占有之目的,如故意毀壞所代管的他人財物、遺忘物或者埋藏物,或者要求他人償付因代管等支出的費用而遲延交還的或者因不小心毀壞或丟失的等,就不能以本罪論處。
看完本文的內容介紹之后,大家對于侵占罪和詐騙罪的區別都清楚了吧,在實際中,遇到了類似的情況我們要知道對方是屬于什么犯罪,才能更好的利用法律的突進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追討退休前工資是勞動爭議嗎
2021-03-10審查起訴階段被告人可以委托律師嗎
2021-03-16行政處罰共同作案怎樣處罰
2020-12-14破產清算必須注銷公司嗎
2021-03-09效力待定合同追認期限除斥期間
2020-12-05開假匯票承兌5萬如何處罰
2021-01-02父母可以向斷絕關系的子女要贍養費嗎
2021-01-23股票可以繼承嗎
2020-11-08民事訴訟是要刑事案件完結之后才能受理嗎
2021-02-20實踐中 如何認定勞動關系解除的時間
2021-02-18詳細解釋勞動法試用期的約定
2020-12-28藥物過敏致死是否屬于意外傷害
2020-12-20交強險合同生效前出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賠付嗎
2020-12-21人身保險合同常見糾紛剖析(二)
2021-02-11新《保險法》增強了保險的保障性
2021-02-25可以提前移出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嗎
2021-03-23單位沒按勞動法買保險如何維權
2020-11-08拆遷補償方案可以不公告嗎
2021-03-24征收中的“拆遷補償方案”究竟能不能訴
2021-02-282020年最新企業拆遷補償政策有哪些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