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詐騙與合同糾紛如何區分
要劃清合同詐騙與合同糾紛的界限,大體有三種情形:
一是內容真實的合同,即行為人是在有實際履行能力的前提下簽訂的合同。這種合同的簽訂,表明了行為人在簽訂合同時有進行經濟往來的真實意思,并非旨在詐騙他人錢財,根據有關司法解釋的精神,即使合同簽訂后沒有得到完全的履行,也不屬于詐騙犯罪。但是,有的行為人以有限的履約能力和他人簽訂大大超過履約能力的合同,就另當別論了。以超出自己履約能力的合同簽訂后,行為人積極落實貨源,設法履行合同,即使最終沒有完全履約,也不能認定為詐騙罪。但若行為人在合同簽訂后,并沒有設法履行合同,就有故意詐騙他人財物的企圖了,此時就應以合同詐騙罪論處。
二是內容半真半假的合同。就是那種行為人只具有某種履行合同的意向,就與第三人簽訂的合同,其內容帶有半真半假的性質。這類合同客觀上已經具備部分履約的可能性,但要受到許多條件的制約。如果行為人有履約意圖,客觀上也為履行合同作積極努力,最后因種種客觀原因未能履行合同,不能認定為詐騙犯罪。相反,如果行為人借有部分履約能力之名行詐騙之實,沒有為合同的進一步履行做出努力,就應當以合同詐騙罪論處了。
三是內容完全虛假的合同,即行為人是在完全沒有履約能力情況下簽訂的合同。行為人在主觀上就沒有準備履行合同,占有他人財物的動機明顯,應當以合同詐騙罪論處,但行為人主觀上無長期占有他人財物的意圖,只是想臨時借用,待將來有收益后再行歸還對方的,一般不宜以合同詐騙罪論處。
如何劃清兩者的界限
合同糾紛與合同詐騙罪有許多相似之處,兩者都產生于民事交往過程中,并且都以合同形式出現;在履行合同的過程中,對合同所規定的義務都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正確區分合同詐騙罪與一般的民事合同糾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看行處理。
對于那些偽造證件,使用假證件,編造謊言,騙取信任,掩蓋其根本無力履行合同的真相,給對方造成重大損失的,應當以詐騙罪論處。
2、看行為人在簽訂合同后有無履行合同的實際行動。
司法實踐表明,行為人有履行合同的誠意,在簽訂合同后,必然設法創造條件使合同得以履行,如果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也會愿意承擔違約責任,賠償對方損失。無疑,這屬合同糾紛。但是,有些人在合同簽訂后,根本不去履行合同,往往是貨款一到手,便大肆揮霍,造成無力償還。這種行動足以證明他根本無意履行合同,完全是出于騙取財物的目的。因判中百般辯解,否認自己違約的,一般不能認定為合同詐騙罪,而應當按合同糾紛處理。
3、考察行為人本履行合同的原因。
影響合同未履行的原因不外乎主客觀兩種情況。查明合同末履行的原因,對于認定行為人主觀上是否具有騙取財物的目的有很大作用。根據我國民法通則之規定,合同當事人均享有合同的權利和承擔相應的義務。一旦取得權利,就必須相對地承擔相應的義務,享受權利和承擔義務是對等的,如果合同當事人一方面享受了權利,而不愿意、不主動去承擔義務,那么合同未履行是由于行為人主觀上造成的,從而說明行為人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財物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綜合上面的介紹,合同糾紛與合同詐騙罪有許多相似之處。相信大家看了上面介紹后,對于合同詐騙與合同糾紛的界限的法律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還有關于這方面的法律問題,請咨詢律霸網律師,他們會為你進行專業的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有第三方參與的協議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17環保超標有刑事責任嗎
2021-02-15疫情減租政策是怎樣的
2021-02-07勞動法辭退孕婦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02養老服務機構超出業務范圍活動的如何處理
2021-01-11股東在何情形可代表公司訴訟
2021-02-25公交車司機是否應系安全帶
2021-03-11親屬間的房屋贈與聲明怎么寫
2021-02-27強制執行的程序是什么
2021-02-15轉繼承需要符合哪些條件
2020-12-16單位過錯造成員工自殺如何賠償
2021-01-16央行新規,發微信紅包須證明"你是你"
2020-11-18委托代理的法律后果怎么規定
2020-11-10在商場摔傷,商場不理怎么辦
2021-01-03哪些情況不能簽終止協議
2021-02-06租賃期內可以終止勞動合同嗎
2020-12-03疫情期間不上班工資如何支付
2020-12-29壽險理賠的材料和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5國際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的內容有哪些
2021-01-31保險公司會倒閉嗎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