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意造謠誹謗罪可以要求賠償嗎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惡意造謠構成誹謗罪的,后果嚴重的,被害人是可以要求損害賠償的,被害人可以要求侵權人賠償精神損失費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條?【侮辱罪】【誹謗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通過信息網絡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一條 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權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一)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
(二)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
(三)人格尊嚴權、人身自由權。
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侵害他人隱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權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第八條 因侵權致人精神損害,但未造成嚴重后果,受害人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一般不予支持,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形判令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
因侵權致人精神損害,造成嚴重后果的,人民法院除判令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等民事責任外,可以根據受害人一方的請求判令其賠償相應的精神損害撫慰金。
在微信朋友圈散布謠言,構成誹謗罪嗎
隨著微信、微博等平臺受到追捧,人與人之前的距離更近了,一句話可能在一夕之間傳遍整個圈子,甚至傳遍全國。因此,有些人在微信朋友圈散布謠言,一旦被傳播得越廣,不管是否致使他人遭受損失,因為謠言失真,可能要承擔社會責任。不過,造成他人名譽損壞的,將會構成誹謗罪。
按規定,微信朋友圈散布謠言是否構成誹謗罪的,需要滿足以下的條件:
1、行為人是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并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
2、行為人明明知道自己的行為會發生損害他人名譽的危害結果;
3、行為人客觀上實施了捏造并散布某種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
4、行為人侵犯的是他人的名譽權、人格尊嚴權。
不過,朋友圈本身就帶有傳播信息的性質,跟實際誹謗的表現不同。但是,如果有以下嚴重情節,即會涉嫌構成誹謗罪:
1、同一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達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轉發次數達到500次以上;
2、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精神失常、自殘、自殺等嚴重后果;
3、二年內曾因誹謗受過行政處罰;
4、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惡意造謠構成誹謗罪的,后果嚴重的,被害人是可以要求損害賠償的,被害人可以要求侵權人賠償精神損失費用。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證遺囑手續是什么
2020-12-03不經過父母同意領結婚證違法嗎
2021-02-21清算組負責人的作用是什么
2021-01-31抵押物滅失怎么辦
2020-11-13土地出讓程序
2021-02-02撫養權拒絕執行怎么處理
2020-11-26哪些情形下不適用繼續履行
2021-03-17簽訂投資擔保合同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23交通事故植皮能評殘嗎
2021-02-06已登記的地役權申請轉移登記提交的材料
2021-03-17個人購買住房是否免征印花稅
2020-12-27勞動合同期限規定
2021-01-22村民與村企業能否形成勞動關系
2021-01-13如何計算經濟補償
2021-03-20被公司辭退賠償需要什么證據
2021-01-12企業勞動爭議協商調解規定
2020-12-19工程保險的種類有哪些
2020-11-22家用車擅改運營,保險公司是否能拒賠
2020-12-21保險合同上標注責任免除條款 如何發生效力
2021-03-13交通10級傷殘理賠多少錢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