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殺人犯罪構成要件有哪些
(一)、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生命權。法律上的生命是指能夠獨 立呼吸并能進行新陳代謝的活的有機體,是人賴以存在的前提。
(二)、客觀要件
首先必須有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作為、不 作為均可構成。以不 作為行為實施的殺人罪,只有那些對防止他人死亡結果發生負有特定義務的人才能構成。殺人的方法多種多樣,可以借助一定的兇器,也可以是徒手殺人,但是如果使用放火、爆炸、投毒等危險方法殺害他人,危及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財產安全的,應以危害公共安全罪論處。對于教唆未達到刑事責任年齡或沒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去殺害他人的,對教唆犯應直接以故意殺人罪論處。
其次,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必須是非法的,既違反了國家的法律。執行死刑、正當防衛均不構成故意殺人罪。經受害人同意而剝奪其生命的行為,也構成故意殺人罪。對所謂的“安樂 死”,仍應以故意殺人罪論處,當然,量刑時可適用從輕或減輕的規定。
第三,直接故意殺人罪的既遂和間接故意殺人罪以被害人死亡為要件,但是,只有查明行為人的危害行為與被害人死亡的結果之間具有因果關系,才能斷定行為人負罪責。
(三)、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本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四)、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上須有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他人死亡的危害后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的發生。
故意殺人的動機是多種多樣和錯綜復雜的。常見的如報復、圖財、奸情、拒捕、義憤、氣憤、失戀、流氓動機等。動機可以反映殺人者主觀惡性的不同程度,對正確量刑有重要意義。
二、故意殺人不民事賠償可以嗎
故意殺人是刑事案件,可通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要求被告人賠償,被告人沒有財產或賠償能力的,可暫不賠付,但賠償義務不會免除,受害人家屬可申請民政部門困難救助。
故意殺人罪不是一定就是既遂的情況,殺人行為最終沒有造成死亡結果的,一般就按照故意殺人罪(中止、未遂或者預備)進行處理。成立故意殺人罪,要求行為人主觀上有剝奪對方生命權的故意,若是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傷害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傷害結果的發生,即使由于傷勢過重,出乎其意外地導致死亡的應定故意傷害罪。
打架打死人是故意殺人罪嗎
故意殺人致人輕傷怎么判
怎么判斷是否構成故意殺人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罪包括哪些犯罪行為
2021-03-08女職工生育假期多少天
2021-02-06現行反不正當競爭法對商標權益的保護
2021-02-02婚后買房怎樣才能屬于個人財產
2020-12-16單位是否有權收回員工集資房
2020-11-30簽了競業限制離職后會補償嗎
2020-11-26房產多次抵押逾期后如何處理
2021-01-26房屋抵押登記流程
2021-03-05法院依據效力待定合同判決是認定事實錯誤嗎
2021-03-13在校學生實習期間受傷是否算工傷
2020-12-04人壽保險合同履行地確定
2021-01-20社會保險領域嚴重失信人名單管理暫行辦法
2021-01-26機動車保險的形式
2020-11-12未召開村民會議簽訂的承包合同是否無效
2021-02-02回遷房土地出讓金每次交易都要交嗎
2021-03-02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土地出讓管理的規定的具體內容
2021-02-19承包土地轉讓是什么
2020-11-22農村土地轉包糾紛中會遇到哪些問題及相關的法律適用
2020-12-23集體土地流轉用于非農建設的條件有哪些
2021-02-05工業用地轉讓有哪些流程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