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傷害造成腿部骨折怎么判罰?
刑法第234條、第238條、第247條、第248條、第289條、第292條、第333條的規定,對非法拘禁使用暴力致人傷殘的,刑訊逼供或暴力取證致人傷殘的,虐待被監管人致人傷殘的,聚眾“打砸搶”致人傷殘的,聚眾斗毆致人重傷的,非法組織或強迫他人出賣血液造成傷害的,應以故意傷害罪論處。這些規定屬于擬制規定,而非注意規定。
(一)犯故意傷害罪,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二)犯故意傷害罪,致人重傷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故意傷害他人身體,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備注:符合正當防衛條件的,免刑。
故意傷害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并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故意傷害罪,其中,已滿14周歲未滿16周歲的自然人有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死亡行為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二、犯罪形態
故意輕傷的,不存在犯罪未遂問題,即行為人主觀上只想造成輕傷結果,而實際上未造成輕傷結果的,不宜以犯罪論處。重傷意圖非常明顯,且已經著手實行重傷行為,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的,應按故意重傷(未遂)論處。故意傷害致死的,屬于結果加重犯,行為人主觀上對傷害持故意,對致人死亡有過失。
易言之,在傷害對象與死亡者不是同一人的情況下,應根據行為人對死亡者的死亡是否具有預見可能性以及有關事實認識錯誤的處理原則來認定是否傷害致死。
(1)如果行為人甲對被害人乙實施傷害行為,雖然沒有發生打擊錯誤與對象認識錯誤,但明知自己的行為會同時傷害丙卻仍然實施傷害行為,因而造成丙死亡的,應認定為故意傷害致死。
(2)如果行為人A本欲對被害人B實施傷害行為,但由于對象認識錯誤或者打擊錯誤,而事實上對C實施傷害行為,導致C死亡的,應認定為故意傷害致死。因為在這種情況下,根據處理事實錯誤的法定符合說,刑法規定故意傷害罪不只是為了保護特定人的身體健康,而是為了保護一切人的身體健康;只要行為人有傷害他人的故意,實施了傷害他人的行為,結果也傷害了他人,就成立故意傷害罪,而不要求其中的“他人”完全同一。故意傷害致死也是如此。B與C的身體均受刑法保護,發生對象認識錯誤或打擊錯誤并不影響A的傷害行為性質,理當以故意傷害致死論處。
(3)如果行為人張三對李四實施傷害行為,既沒有發生事實認識錯誤,也不明知自己的行為會同時傷害王五,由于某種原因致使王五死亡的,則難以認定張三的行為成立故意傷害致死。
對于故意傷害的情況是非常常見的,一般來說,造成了輕微傷以下的是不需要追究相關刑事責任的,可以按照行政治安事件來進行處罰,而對于造成了輕傷以上的就涉及到追究刑事責任的情況,具體情況應當由司法機關來進行合法的判罰處理。
故意傷害罪沒有構成輕傷怎么處罰
故意傷害罪有未遂嗎
故意傷害致人重傷判幾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簽合同時用人單位收取抵押金、扣押有效證件合法嗎?
2021-02-23審計報告錯誤可否提起行政訴訟
2021-02-21勞動爭議管轄范圍
2021-02-13有限責任公司股東人數是多少
2020-12-01對廣播電視組織權的限制有哪些呢?
2021-02-22法律規定哪些財產不可作于抵押
2021-03-14退休返聘人員出車禍有誤工費嗎
2020-11-30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調解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5欠錢公司破產債權人如何討債
2021-01-25緩刑與死緩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23借條應該怎么規范書寫才能避免引起借貸糾紛
2021-02-05如何書寫遺囑
2021-01-09拖欠物業費幾年失效
2021-02-12合同詐騙與合同糾紛有沒有區別
2021-02-09打人沒有證據能立案嗎
2021-02-15辦理房產贈與公證錄音錄像嗎
2020-12-26房產證拿去保全了怎么撤銷
2020-12-25住房公積可以取出來嗎
2020-12-12企業法定代表人是否有勞動關系
2021-02-03實習期企業解聘員工怎么補償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