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訴訟時效期間的中止是什么意思?
訴訟時效中止是指在訴訟時效進行期間,因發生法定事由阻礙權利人行使請求權,訴訟依法暫時停止進行,并在法定事由消失之日起繼續進行的情況,又稱為時效的暫停。對此,我國《民法通則》第139條予以規定:“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6個月內,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訴訟時效中止,訴訟時效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繼續計算。”
二、訴訟時效中止的相關條款?
1、法定事由
訴訟時效的中止必須是因法定事由而發生。這些法定事由包括兩大類:一是不可抗力,如自然災害、軍事行動等,都是當事人無法預見和克服的客觀情況;二是其他阻礙權利人行使請求權的情況。
2、其他阻礙
(一)權利被侵害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沒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喪失代理權、喪失行為能力;
(二)繼承開始后未確定繼承人或者遺產管理人;
(三)權利人被義務人或者其他人控制無法主張權利;
(四)其他導致權利人不能主張權利的客觀情形。
3、發生時段
法定事由發生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6個月內,始產生中止訴訟時效的效力。
4、期間計算
訴訟時效中止之前已經經過的期間與中止時效的事由消失之后繼續進行的期間合并計算。而中止的時間過程則不計入時效期間,為此,民法把時效中止視為訴訟時效完成的暫時性阻礙。
三、法律要件和法律效果
(一)法律要件
訴訟時效要件是適用訴訟時效的要件。
1、須有請求權的存在。訴訟時效是對請求權的限制,沒有請求權,也就無從適用訴訟時效。
2、須有怠于行使權利的事實。訴訟時效是對權利人的督促,實際上也是對義務人的保護,如果權利人怠于行使權利經過一定的期間,又沒有其他事由致使訴訟時效中斷或中止,則訴訟時效產生法律效果。
3、怠于行使權利的事實持續存在,致使訴訟時效期間屆滿。屆滿有時又稱為訴訟時效結束、訴訟時效完成。訴訟時效屆滿,權利人的勝訴權自動消滅。如果有使訴訟時效中斷、中止的事實,訴訟時效還可以“拉長”,即中斷時重新計算,中止時,將中止時間段剔除后繼續計算。
綜合上面所說的,訴訟時效期間是可以選擇中止的,但前提也是必須要有法律規定的事由才能更好的辦理,中止的時間必須要等到期滿前的六個月才能提出來,所以,在處理的時候就要多咨詢一下,這樣才能讓案件可以順利的進行下去。
司法訴訟算訴訟時效中止嗎
訴訟時效中止的計算是怎么樣的?
訴訟時效中止的條件需要滿足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死亡賠償怎么索賠
2020-12-06孩子結婚收的禮金算受賄嗎
2021-01-04涉外結婚的地方在哪里
2021-02-24留置人員看護屬于什么
2020-11-30上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他人傷害的公司有責任嗎
2020-12-11單位集體逃稅稅務局如何處罰
2021-01-08贈與財產屬于夫妻共有嗎
2020-11-29離婚協議需要公證嗎
2021-03-18各級法院級別管轄范圍
2020-12-24向外國請求送達文書,請求書應載明內容
2021-03-04如何審查《交通事故認定書》?
2021-02-11醫療服務合同的賠償責任是怎樣的
2020-12-12鄰居土地糾紛找誰解決
2021-01-20什么是爛尾樓?怎樣避免買爛尾樓
2021-02-04競業限制對在校學生有效嗎
2021-02-23女職工權益保護專項集體合同(二)
2021-01-15農民工在什么情況下可以進行投訴舉報?
2021-02-03裁減試用期員工也應支付經濟補償
2021-03-14干15天辭職有工資嗎
2020-11-12什么是勞動爭議仲裁管轄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