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據我國法律規定調解中斷訴訟時效嗎?
根據我國法律規定調解中斷訴訟時效,根據民訴法規定,中斷訴訟時效的事由包括提起訴訟(起訴)、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請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承諾)。這些事由區別于中止訴訟時效的事由,都是依當事人主觀意志而實施的行為。訴訟時效的目的是促使權利人行使請求權,消除權利義務關系的不穩定狀態,從而訴訟時效進行的條件是權利人不行使權利,如果當事人通過實施這些行為,使權利義務關系重新明確,則訴訟時效已無繼續計算的意義,當然應予以中斷。
起訴。即權利人依訴訟程序主張權利,請求人民法院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起訴行為是權利人通過人民法院向義務人行使權利的方式。故訴訟時效因此而中斷,并從人民法院裁判生效之時重新起算。
請求。這里指權利人直接向義務人作出請求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這一行為是權利人在訴訟程序外向義務人行使請求權。改變了不行使請求權的狀態,故應中斷訴訟時效。
認諾。即義務人在訴訟時效進行中直接向權利人作出同意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基于義務人認諾所承擔的義務,使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重新得以明確,訴訟時效自此中斷,并即時重新起算。認諾的方式有多種多樣,包括部分清償、請求延期給付、支付利息、提供履行擔保等。
二、 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律效果
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發生后,已經過的時效期間歸于無效,中斷事由存續期間,時效不進行,中斷事由終止時,重新計算時效期間。但如何確認中斷事由的終止,因事由的性質有別而有所不同:
(1)因請求或同意中斷時效的,書面通知應以到達相對人時為事由終止;口頭通知應以相對人了解時為事由終止。在時效期間重新起算后,權利人再次請求或義務人再次同意履行義務的,訴訟時效可再次中斷。
(2)因提起訴訟或仲裁中斷時效的,應于訴訟終結或法院作出裁判時為事由終止;權利人申請執行程序的,應以執行程序完畢之時為事由終止。
(3)因調解中斷時效的,調處失敗的,以失敗之時為事由終止;調處成功而達成合同的,以合同所定的履行期限屆滿之時為事由終止。
日常生活當中大多數的人員,他們對于民事訴訟法當中所規定的一些具體的程序方面的問題的話,并不是特別的了解,所以就會導致自己的權利,經過了一段時間之后就不能夠再次的行使了,或者說是能夠行使,但是到法院當中不會得到支持。
擔保物權與訴訟時效
債權轉讓訴訟時效是否中斷?
人身損害賠償訴訟時效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簽訂裝修合同
2021-01-29商標品牌如何促進經貿發展
2020-11-13商標用作商品名稱是否侵權
2020-12-11未領結婚證同居 能向法院訴訟離婚嗎
2020-11-19夫妻離婚孩子是否應支付贍養費
2021-03-24離婚財產分割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1-01-04集資房屬于什么房產性質
2020-12-31勞動糾紛勞動局該不該管
2021-01-01保險合同生效程序
2021-02-25人壽保險合同到期要怎樣繳費
2021-03-14網絡上訂立的保險合同需要注意音頻形式的說明
2020-11-20什么是保險合同的射幸性特征?
2020-11-15“保險最大誠信原則”在保險理賠中的適用
2021-02-12保險公估人的職能
2020-11-26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特點有哪些
2021-02-28土地承包的經營權流轉對當事人有什么要求
2021-02-13廢棄土地轉包合同怎么寫
2020-11-262020年公租房拆遷的補償政策
2020-12-102020最新廠房拆遷補償有什么標準
2021-02-15保障房資金可以用于征地拆遷嗎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