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殺人罪的認定有什么標準
認定故意殺人罪的條件:
1、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生命權。法律上的生命是指能夠獨立呼吸并能進行新陳代謝的活的有機體,是人賴以存在的前提。
2、客觀要件
(1)必須有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作為、不作為均可構成。
以不作為行為實施的殺人罪,只有那些對防止他人死亡結果發生負有特定義務的人才能構成。對于教唆未達到刑事責任年齡或沒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去殺害他人的,對教唆犯應直接以故意殺人罪論處。
(2)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必須是非法的,既違反了國家的法律。
執行死刑、正當防衛均不構成故意殺人罪。經受害人同意而剝奪其生命的行為,也構成故意殺人罪。對所謂的“安樂死”,仍應以故意殺人罪論處,當然,量刑時可適用從輕或減輕的規定。
(3)直接故意殺人罪的既遂和間接故意殺人罪以被害人死亡為要件,但是,只有查明行為人的危害行為與被害人死亡的結果之間具有因果關系,才能斷定行為人負罪責。
3、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本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4、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上須有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他人死亡的危害后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的發生。
故意殺人罪的認定標準是什么
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他人死亡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即為故意。故意分為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
1、直接故意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必然或者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危害結果的發生以及明知必然發生危害結果而放任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又可分為兩種情況,即明知可能和明知必然。
2、間接故意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放任這種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
間接故意包括三種情況:
(1)為了追求一個合法的目的而放任一個危害社會的結果發生;
(2)為了追求一個非法的目的而放任另一個危害社會的結果的發生;
(3)在突發性案件中不計后果,動輒捅刀子的情形。
3、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的區別
(1)認識因素有所不同,直接故意包括明知可能和明知必然兩種情況,間接故意只有明知可能一種情形;
(2)對危害結果發生的意志因素明顯不同。
間接故意是放任結果發生,即聽之任之、滿不在乎,容認、同意危害結果的發生;直接故意的意志因素是希望結果發生或明知道必然發生的情況下放任結果發生。
(3)特定危害結果發生與否,對兩種故意及其支配之下的行為定罪的意義也不同;
(4)直接故意的主觀惡性大于間接故意。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問題進行的解答。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故意殺人罪應當分為分為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這兩種情況都能夠觸犯故意殺人罪的標準。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張志強律師,1983年5月出生,系石家莊第一看守所法律服務辦公室常駐律師、法律顧問,石家莊律澤法律特約法律顧問,北京融吧金融特約法律顧問,河北省司法廳直屬律所——河北時代經典律師事務所的高級合伙人、專職律師,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和較高的理論水平,辦案認真負責,恪守職業道德,最大限度的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受到當事人的一致好評。擅長死刑辯護、經濟犯罪辯護、財產犯罪辯護、涉黑涉惡辯護、暴力犯罪辯護、詐騙犯罪辯護以及金融借貸、婚姻家庭等民事糾紛,服務熱線:15373982619(微信同)。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賭博200萬流水能判多久
2020-12-27房東悄悄賣房租客是否有優先購買權
2021-02-26商號適用情形有哪些
2021-02-18質權實現后的價款如何處理
2021-02-17借款人是債權人還是債務人
2020-12-19傷殘評定人有哪些義務和權利呢
2021-03-13車禍劃分責任要多久拿的到
2021-01-24行政處罰中警告的適用情形
2020-11-07不可撤銷的擔保合同幾年失效
2021-02-24裝飾公司用假材料如何處罰
2021-01-01業主委員會成立需要什么條件和登記手續
2021-01-22無產權房拆遷補償安置能到補償嗎
2020-11-17學歷造假公司可解除勞動合同嗎
2020-11-24勞務公司違法分包包工頭負什么責任
2020-12-02酒店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0-12-16勞動合同賠償:員工只憑試用期合同能否申請雙倍工資補償
2021-03-17公司裁員賠償范圍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12為什么要投保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2-14產品責任保險條款概念
2020-11-20人身保險的保險金額是由投保人承擔嗎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