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成年殺人判多久
未成年人犯罪,同成年人犯罪一樣,刑罰仍然是對其最嚴厲的懲罰措施。但由于未成年犯罪主體的特殊性,在對其刑罰的適用上同成年人有著很大差異。《刑法》第十七條第三款規定: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三十八條規定:對違法犯罪的未成 年人,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懲罰為輔、教育為主的原則。這兩條明確規定了對少年犯量刑的方向。這是基本于未成年人責任能力不完備及其容易接受改造、可塑性強的特點而確立的,它反映了刑罰與罪責相適應的原則及刑罰目的的要求。以上是對未成年被告人適用刑罰的最基本原則之一。
故意殺人,是指故意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屬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權利罪的一種,也是中國刑法中性質最惡劣的犯罪之一。
我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規定: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由于未成年人身份比較特殊,法律對未成年人的故意殺人行為也有特別規定。已滿十六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故意殺人的,以故意殺人罪定罪處罰。
但已滿十六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盜竊、詐騙、搶奪他人財物,為窩藏贓物、抗拒抓捕或者毀滅罪證,當場使用暴力,故意殺人的,也以故意殺人罪定罪處罰。
對于未成年人故意殺人不會判死刑。
《刑法》第49條規定: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的人和審判的時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
綜上可知,要是未成年人涉嫌故意殺人罪的話,一般是不能適用死刑的,同時,在具體進行量刑的時候也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
二、故意殺人結果不同怎么定罪
區分故意殺人既遂和故意殺人未遂的界限,關鍵是要查明行為人故意的主觀狀態。如果行為人明知是自己的行為會造成死亡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死亡結果的發生,即使沒有造成死亡結果,應定故意殺人罪,如果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傷害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傷害結果的發生,即使由于傷勢過重,出乎其意外地導致死亡的應定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的行為內容為剝奪他人生命即殺人,殺人行為發生死亡結果的,成立故意殺人既遂;沒有發生死亡結果的,成立故意殺人未遂、中止或者預備。
未成年人在有故意殺人行為的,一般要根據其實施行為時候的年齡來判斷是否可以認定構成故意殺人罪。一般在年齡已經達到了14周歲之后,那么才能認定構成本罪,否則的話不能按照犯罪處理。而在殺人之后,由于實際造成的結果不同,那么未成年人作出的處罰也是不一樣的,不過要注意對未成年人犯罪的,一律不能判死刑。
故意殺人罪是行為犯嗎?
實施安樂死是故意殺人嗎
故意殺人未遂罪的種類包括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贍養協議能按遺矚算嗎
2020-12-15抵觸申請對專利新穎性的影響是什么,有哪些構成要件
2020-12-28公司在試用期開除員工有經濟賠償嗎
2021-01-19新三板掛牌鎖定期是多長時間
2021-03-26婚后是否可公證來確保個人財產
2021-01-06不贍養老人能正常分配撫恤金嗎
2021-01-23不可抗力消除后能否解除合同
2020-11-25繼承效力怎么規定
2020-11-28市場運作房和集資房有什么區別
2021-01-16勞務用工法律須知
2020-12-31如何解除合同及解除合同程序
2020-12-05違反三性是否導致勞務派遣失效
2021-01-16勞務分包需要交履約保證金合法嗎
2021-03-20實習協議重要嗎,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17定期壽險與終身壽險有哪些區別
2021-01-29猝死是否在意外險賠償范圍內
2021-02-12適用保險合同解釋原則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4無證駕駛時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3-20客戶患重疾去世 民生人壽及時理賠
2020-11-12進入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情形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