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般開庭是多長時間就可以結束了?
法院審理案件的開庭時間是沒有具體規定的,根據案件的復雜程度來確定,一般情況兩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可以審理普通的案件。如果遇到當事人人數眾多,證據復雜的案件有可能要半天甚至一天的時間,特殊情況的刑事案件審判過程還有幾天的。
二、法院立案到開庭審理需要多長時間?
法院立案到開庭審理時間具體視案件情況而定。
法律并沒有直接規定開庭后多長時間結案,但是對于案件的總體審限有相關限制。法院審理案件因案件種類不同,審理期限也不相同以民事案件為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九條規定,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
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準。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一條規定,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首先,應該保證所留的聯系方式暢通,以便法院通知能夠及時告知。
其次,法院立案后,會將法律文書送達被告,如起訴時,所留被告地址不夠詳細,或找不到被告,該案將會被中止。
還有,法院立案后,送達被告法律文書,一般情況下會給被告一個月的舉證期限。也就說,從立案到審判至少需要一個月時間。
最后,建議委托律師或親自到法院問詢案件辦理情況。
三、開庭具體步驟如下
第一,由書記員查明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是否到庭,并宣布法庭紀律;
第二,由審判長宣布開庭,并由審判長核對當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審判人員、書記員名單,告知當事人有關的訴訟權利義務,詢問當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請;
第三,進行法庭調查。法庭調查按照下列順序進行:
(一)當事人陳述;
(二)告知證人的權利義務,證人作證,宣讀未到庭的證人證言;
(三)出示書證、物證、視聽資料和電子數據;
(四)宣讀鑒定意見;
(五)宣讀勘驗筆錄。其間,當事人經法庭許可,可以向證人、鑒定人、勘驗人發問。
第四,進行法庭辯論。法庭辯論按照下列順序進行:
(一)原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
(二)被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答辯;
(三)第三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或者答辯;
(四)互相辯論。法庭辯論終結后,由審判長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順序征詢各方最后意見。
第五,評議和宣判。法庭辯論或被告人最后陳述結束后,法官進入評議室評議,做出裁判。
綜合上面所說的,開庭就是案件走的訴訟程序,但對于開庭的時間一般就要以案件的情況來進行決定,如果證據齊全,條款清楚那么必定所用的時間就會越短,所以,執法人員在處理時候就需要按流程來,從而可以更好的保障案件可以快速的進行。
立案到開庭要經歷什么,立案多久開庭?
開庭時間法律規定是什么?
法律規定起訴后多長時間開庭?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醫療事故賠償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06行政處罰的設定權限有哪些
2021-01-26什么人可以旁聽案件審理,什么人不能旁聽
2020-11-24出版社抄襲侵犯什么權
2020-11-30商標權需要攤銷嗎
2021-01-16注冊商標保護期限是多久
2021-01-07販毒可以刑拘嗎
2021-02-20怎樣舉證夫妻分居兩年
2021-01-10子女贍養父母有哪些應盡義務
2021-01-26最新中止審理申請書模板2020是怎樣的
2021-03-13商業銀行解散是否需要申請
2020-12-16保管費應在什么時候支付
2021-02-23物業發現違建如何處理
2020-11-30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的經濟補償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25勞動合同跟勞務協議有什么區別
2020-11-11實習期享受三倍工資嗎
2020-11-10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調解什么時候結束
2021-03-20拖欠農民工工資十年以上怎么進行補償
2021-01-15人壽保險的受益人如何確定
2021-03-11團體意外傷害險的保險責任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