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傷害案件立案標準是怎樣的
故意傷害行為根據傷害后果不同,分為輕傷、重傷與傷害致人死亡三種情形。故意傷害罪必須造成輕傷以上結果。根據1990年4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人體輕傷鑒定標準(試行)》第2條的規定:“輕傷是指物理、化學及生物等各種外界因素作用于人體,造成組織、器官結構的一定程度的損害或者部分功能障礙,尚未構成重傷又不屬于輕微傷害的損傷。”具體的輕傷標準,依據上述規定認定。同時,對故意傷害罪的立案還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1、主體,根據刑法第17條第2款的規定,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2、客體。故意傷害罪侵犯的是他人的身體健康權利。故意傷害罪是非法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行為,其結果表現為給他人身體造成傷害。故意傷害罪只以侵犯他人的身體健康權利為客體要件,有無造成他人死亡即給他人生命權利造成損害,并不影響犯罪的成立。
3、客體特征。故意傷害罪在客觀方面須要有傷害行為。傷害即非法損害他人的身體健康的行為。傷害不外包括兩種情形:一是破壞人體組織完整性;二是破壞人體器官的正常機能。傷害通常表現為作為形式,既可以是直接使用刀、槍、棍、棒、石頭或者拳打腳踢等暴力實施;也可以是間接利用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無過錯的人、動物等傷害他人;有的還使用毒物、化學品、放射線、激光等非暴力手段傷害他人;在少數情況下,傷害行為有不作為構成。
4、主觀特征。故意傷害罪在主觀上表現為,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使他人身體受到傷害,并且希望或者放任傷害結果的發生。亦即,故意傷害罪既可由直接故意構成,也可由間接故意構成。查明傷害的故意十分重要,因為有無傷害的故意是區別故意傷害罪與故意殺人罪以及過失致人重傷罪之間界限的重要標志。
二、故意傷害罪怎樣處罰
達到了故意傷害的定罪標準,滿足構成故意傷害主客觀要件,依據主觀惡意和客觀結果的程度不同,量刑標準也不一。具體來說,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本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傷害他人身體,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量刑指導意見規定:
1、構成故意傷害罪的,可以根據下列不同情形在相應的幅度內確定量刑起點:(1)故意傷害致一人輕傷的,可以在六個月至一年六個月有期徒刑幅度內確定量刑起點。
(2)故意傷害致一人重傷的,可以在三年至四年有期徒刑幅度內確定量刑起點。
(3)以特別殘忍手段故意傷害致一人重傷,造成六級嚴重殘疾的,可以在十年至十二年有期徒刑幅度內確定量刑起點。依法應當判處無期徒刑以上刑罰的除外。
(4)故意傷害致一人死亡的,可以在十年至十五年有期徒刑幅度內確定量刑起點。依法應當判處無期徒刑以上刑罰的除外。
2、在量刑起點的基礎上,可以根據傷亡后果、傷殘等級、手段的殘忍程度等其他影響犯罪構成的犯罪事實增加刑罰量,確定基準刑。
3、雇傭他人實施傷害行為的,可以增加基準刑的20%以下。
4、有下列情節之一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20%以下:
(1)因婚姻家庭、鄰里糾紛等民間矛盾激化引發的;
(2)因被害人的過錯引發犯罪或對矛盾激化引發犯罪負有責任的;
(3)犯罪后積極搶救被害人的。
故意傷害中可能會出現導致被害人死亡的結果,而這就與故意殺人既遂有一定的相似之處,雖然最終對行為人的處罰都是比較重的,但實際因為性質的不同,那么在刑罰上面多少還是會有一定的差異。按照《刑法》中的量刑來看,一般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的,往往是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是死刑。
故意傷害致死量刑是怎樣的
虐待罪與故意傷害罪有哪些區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探視權不讓接走可以嗎
2021-01-13高空墜物是否構成過失犯罪
2021-02-08交通事故精神賠償限額是什么
2021-03-16交通刑事責任會坐多久
2021-01-14交通事故中兩人受傷是否分別訴訟
2020-11-30聯營企業適用破產法嗎
2021-01-25有錢買房卻不給撫養費怎么辦
2021-02-10如何區分挪用公款與借貸公款
2021-03-02加工承攬合同糾紛被告方如何應訴
2021-01-01放棄去世人的繼承權后有居住權嗎
2021-01-10勞務外包需要什么資質
2021-01-10勞務外包的流程有哪些
2021-01-05具體哪些人可以領取保險金呢
2021-01-17法律規定產品責任的賠償范圍包括什么方面
2020-12-04新大洲產品責任保險條款
2020-11-22交通事故中一方逃逸保險公司怎么賠
2021-02-104S店延遲交車怎么賠償
2020-12-30交通責任認定書下來保險就可以賠款嗎
2021-02-11健康保險事業部應當持續具備什么條件
2021-01-07車險未生效可以退保嗎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