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殺人罪附帶民事賠償如何賠
故意殺人罪該怎么賠償標準根據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定,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這只是原則性規定,具體案情是更重要的。關于賠償問題,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相關規定如下:
1、喪葬費。(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標準,以六個月總額計算。)
2、被扶養人生活費。(根據扶養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和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標準計算。被扶養人為未成年人的,計算至十八周歲;被扶養人無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計算二十年。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被扶養人是指受害人依法應當承擔扶養義務的未成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成年近親屬。被扶養人還有其他扶養人的,賠償義務人只賠償受害人依法應當負擔的部分。被扶養人有數人的,年賠償總額累計不超過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額或者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額。)往你原有病上靠。
3、死亡賠償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賠償權利人舉證證明其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高于受訴法院所在地標準的,殘疾賠償金或者死亡賠償金可以按照其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的相關標準計算。被扶養人生活費的相關計算標準,依照前款原則確定。)考慮春祥的戶口在哪,盡量往城鎮戶口靠。
4、精神損害撫慰金。(受害人或者死者近親屬遭受精神損害,賠償權利人向人民法院請求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的,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予以確定。)一部分靠到媽的眼睛上。
5、交通費、食宿費等。(以死者家屬實際合理支出考慮)
故意殺人罪的附帶民事賠償(案例)故意殺人罪的附帶民事賠償(案例)案情: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柳某某(系被害人柳某之父)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魏某(系被害人柳某之母)被告人程某程某與柳某兩人同在哈爾濱市某市場賣熟食。2007年12月10日上午,被告人程某見一熟人在柳某店內購買烤鴨,便告訴其妻杜某,說柳某在搶生意。隨后杜某手持菜刀到柳某烤鴨店,將柜臺玻璃砸破。柳某與妻子李某出來指責杜某,被告人程某持一把單刃尖刀沖過來,朝著柳某左側胸部連刺兩刀,柳某被送到醫院,經搶救無效死亡。經法醫鑒定:柳某系右心室被刺傷導致心功能衰竭死亡柳某死后,留下一女不足兩歲,妻子李某,父母雙親系雙殘疾人。黑龍江刑事案件辯護律師文*泉分析:黑龍江刑事案件辯護律師文*泉分析:被害人父母雖系農村村民,但其居住在哈爾濱市已近十年,可按城鎮居民標準予以索賠,最大限度保護二老的合法權益。據此發表以下代理意見:一、被告人程式某故意殺人的犯罪行為直接導致被害人柳某死亡的嚴重后果。程某因瑣事故意殺害柳某一案,已由貴院受理,并于今日由貴院公開開庭審理。通過庭審調查,舉證、質證和法庭辯論,本案事實清楚,證據確鑿,代理人認同公訴機關的指控,認為正是因為柳某無視公民的生命健康權,心狠手辣,草菅人命,才在短短幾分鐘內手持兇器僅兩刀便致人死亡;,也是本案的被害人柳的無辜死亡。二、因被告人程某故意殺人導致楊某死亡,造成本案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的經濟損失352586元被告人理應賠償。
1、被害人柳某與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的經常居住地,均為哈爾濱市。柳某與其父母均為農村戶口,1997年8月29日,柳某在哈爾濱市買了一幢6樓,建筑面積為80。并接其父母即本案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共同來此居住,2007年2月1日,柳某即在案發地點經營“北京烤鴨店”,其父母也在哈爾濱靠作些小生意糊口,三人均在哈爾濱市居住一年以上。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關于經常居住地在城鎮的農村居民因交通事故傷亡如何計算賠償費用的復函》中的精神,有關損害賠償費用應當根據當地城鎮居民的相關標準計算。
2、依城鎮居民的相關標準來計算,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之規定,被告人程某應賠付給原告人喪葬費、被撫養人生活費、死亡補償費、交通費等共計352586元。法院判決:以故意殺人罪判決被告人程某死刑,緩期二年執行。法院判決:以故意殺人罪判決被告人程某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對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的索賠予以支持。人的索賠予以支持。
故意殺人,是指故意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屬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權利罪的一種。是中國刑法中少數性質最惡劣的犯罪行為之一。必須從重從快嚴懲。我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規定: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殺人罪是行為犯,只要行為人實施了故意殺人的行為,就構成故意殺人罪。由于生命權利是公民人身權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因此,不管被害人是否實際被殺,不管殺人行為處于故意犯罪的預備、未遂、中止等哪個階段,都構成犯罪,應當立案追究。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對于這方面的賠償的相關知識的系列的介紹,對于民事賠償是有一定的標準,而且會有一定的條例進行處罰,雖然名為故意,但是追責也是十分嚴重,而且還有一定的賠償,如果對于這方面還有不理解,我們歡迎讀者們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地址異常能注銷嗎
2021-03-17拆遷公司收入怎么計算營業稅
2020-11-112020年最新全國各省市消費者協會投訴電話及地址是什么
2021-01-10農民工維權討薪技巧2020
2020-12-05家里失火國家有賠償嗎
2021-02-21婚前個人財產會被老公的債務拖累嗎
2021-01-09政府回購房可以贈與他人嗎,政府回購房如何贈與他人
2021-01-04員工產假期間合同到期單位不續簽違法嗎
2020-11-15人民調解協議書的效力如何,可以反悔嗎
2021-02-19拖欠工資是否適用仲裁時效
2021-03-02投保人死亡繼承人是否有權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3人身保險合同案例分析
2021-03-20互聯網保險的基本模式有哪些
2021-03-16保險公司把被保人寫錯了怎么理賠
2021-03-06分紅險幫您巧理財
2021-02-19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繼承嗎
2020-12-27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是怎樣的
2021-01-06想了解棚戶區改造信息去哪里查詢
2021-01-11“違建”面臨拆遷時真的沒有任何辦法嗎
2020-12-16親屬代簽的拆遷安置補償協議有效嗎
2021-03-24